江边一家客栈,叶飞在此接头时不幸身中数枪,当时遭遇了怎样的险境?
村里一顶花轿,机智勇敢的狮子头村地下党和村民,怎样让他化险为夷?
胸口一颗子弹,如何见证了一个革命者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传奇一生?
敬请收看《红色闽东行》系列
第九集《一颗子弹的身世》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一楼展厅,一颗锈迹斑驳的手枪子弹头,静静的躺在这里。这一颗子弹,见证了八十多年前发生在福安狮子头村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狮子头村位于福安赛岐镇的北部,原名苏浦头,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时候是福安县秦溪乡沿江里三十都。相传民国时有一位县长,看到村后门山形似一头雄狮,遂提笔写下“狮子昂头”,刻于石上,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村名。

主持人出镜:
“狮子头村前这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在80多年前有个狮子头客栈。客栈前面是一个渡口,来往于福安、赛岐之间的行人都要在这里歇息、吃饭、等船。由于往来的人很多,便于掩护革命活动,这间客栈就成了当时福安地下党的一个交通站。当年,叶飞在这里与地下党接头时不幸遇险,遭遇了一场死里逃生、惊心动魄的经历。”

叶飞出生于菲律宾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福建南安。1932年3月,叶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天,18岁的叶飞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特派员的身份来闽东巡视工作。

为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闽东党在各地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位于赛江渡口边的狮子头客栈就是其中之一。1933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叶飞从游击队根据地下山,前往狮子头客栈接头。他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等候。过了一会,听到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叶飞以为是接头的同志到了。正准备迎上前去,回头一望,怔住了,立即伸手去掏枪,但是,对方的枪声已经响了。

同期声:中共宁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 韩筱芳
“叶飞头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但是这时候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听到国民党特务下楼的声音,就把头抬起来看了一下。这一看坏事了,原来国民党特务只下去了两个,还有一个抢了他的东西以后,下楼之前回头看了他一下,发现叶飞还没有死。他大叫起来‘还没死,还没死’,转身又朝叶飞开了三枪。”

同期声:叶飞的女儿 叶葳葳
“特别是他(叶飞)脸上就这边进去一个子弹,从这里出来嘛,很危险。胸上又(被)打了一枪,腿上又(被)打了一枪,他(叶飞)一下子倒在这个血泊里。他当时就想,今天肯定不行了,肯定要死掉了。然后他说我唯一个念头,就是觉得呢我还太年轻(不能死)。”

这时,店主和客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四周一片死寂。叶飞身负重伤,鲜血直流。他躺了一会儿,估计敌人已离去,就挣扎着想爬起来,可是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伤口像撕裂一样钻心地疼痛。一股强烈的求生意念在他心中萌起,他顽强地一寸一寸向楼梯口爬去。

昏死10个小时后,叶飞才苏醒过来。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有人在旁边照顾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狮子头客栈对岸不远的狮子头村有一个党支部,群众基础很好。客栈里枪响的时候,村里的同志知道有情况,可他们一时不敢贸然前来,一直等到天近黄昏,路上没什么行人了,党支部书记带着人摇着船,找到了昏死在水沟边的叶飞,把他运回村里。

由于狮子头村一带我党的力量比较强,当时,特务自认为刺杀任务已经完成,不敢久留,便匆匆地返回了福安县城。可他们的头目见到从叶飞身上搜来的笔记本后,意识到刺杀的对象是一个大官,急忙组织大批人马赶回村里查看究竟。敌人一家一户搜查,对进出的行人严加盘问,狮子头村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当地党组织,找了一个正好从福州医院请假回村的护士,为叶飞紧急处理伤口。由于敌人搜捕严密,党组织希望尽快把叶飞送到游击队根据地,这样才能完全脱险并得到救治。可是,从村里到山上,路上设有关卡。这可怎么办呢?
同期声:叶飞女儿 叶葳葳
“后来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他(叶飞)化装成这个新媳妇回娘家。新媳妇回娘家就是这个头上就可以包起来。”

在群众的掩护下,叶飞终于死里逃生。但打中他胸部的那颗子弹,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直没有取出来,而是伴随着叶飞,走过60多年的戎马生涯,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见证了一个革命者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传奇一生。

同期声:叶飞女儿 叶葳崴
“他身上有七处伤,基本上都是在闽东留下来的,都是为闽东留的。”
1999年4月19日,85岁高龄的叶飞走完他传奇的一生,与世长辞。

同期声:叶飞女儿 叶葳崴
“(叶飞)去世以后火化,火化完了以后,就是我弟弟去捡骨灰,里头就把这颗子弹捡出来,捡出来以后,后来我们就赠送给福建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

子弹,这个人世间最冰冷的嗜血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命的终结者。然而,这颗留在叶飞身上的子弹,在61年血肉交织的不凡身世中,挣脱了曾有的敌视与冷酷,反倒凝结成一种豪迈的气质,映衬出英雄无畏的血性和令人景仰的感动。
观看高清版本,请点击下方图片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