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科普】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2-06 15:00:26


近日,“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这再次提醒我们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

尤其对于重症高危人群

它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为何流感会致命?

感冒出现哪些症状拖不得?

哪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非常要命


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冬春季节高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部分高危人群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流感带来的难受不止于流感症状,而是当它没有被及时控制,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同时,真正让控制流感变得紧迫起来的,也是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医生特别提醒: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死亡风险会显著增加。

这包括肺炎、喉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脑膜炎、脑炎、脓毒性休克……并发哪一种,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流感并发的肺炎,就是流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流感病毒多影响上呼吸道,导致类似感冒的症状,但通常比普通感冒症状更严重。有时流感病毒还可以直接侵袭下呼吸道,从而引发肺炎。同时,流感病毒还会对机体免疫力造成损伤,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脓毒症等严重情况。

哮喘为例,长期患有哮喘会导致支气管慢性炎症,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弱,进而更容易引发肺部感染。一旦感染流感病毒,这些患者不仅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还可能因炎症反应加剧而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显著上升。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全民易感。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在流感高发季,下面这 5 类「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 小于 5 岁的孩子;

  • 大于 65 岁的老人;

  • 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

  • 怀孕中的女性。



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与流感相关的死亡发生在 65 岁及以上人群中。

统计数据也显示,因流感导致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 5 岁以下儿童,99% 是发展中国家的。

因此,不幸感染流感之后,高危人群更要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尤其是 2 岁以下儿童很容易发生流感并发症,在确诊或疑似流感时,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的免疫状态及流感病情程度,都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发病的48小时内开始治疗是最理想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行好转,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医生提醒

出现这些症状拖不得


从流感治疗来看,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及早用抗病毒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

医生提醒,出现以下情况请赶紧就医:

  • 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 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意识淡漠,精神萎靡,嗜睡、不愿进食等;

  • 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最有效的防护

还是接种疫苗


儿童、老人、孕妈、慢性病患者,应该首先考虑依靠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持续不到 1 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会不同,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

又因为疫苗接种后 2~4 周才能发挥保护作用,能尽快打上一针,就再好不过了。

流感疫苗一般可在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大家可上网查查自己所在区域的接种点和开放时间。

日常生活中也要记得:

  • 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更要记得洗手;

  • 保持居住、办公、生活环境清洁和通风;

  • 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 戴口罩;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 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况,赶紧休息,及早就医。



来源:丁香医生、中国新闻网、健康中国

新闻晨报、九派新闻、极目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陈菁婧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