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录创业故事上了中央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6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王平发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2-11-06 19:34:09
    福安新闻网消息(王平发)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第7套——军事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以“铁汉柔情追来的财富”为题专门报道了民盟福安市赛岐科技支部盟员、福建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福建贞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录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在当地盟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盟员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出生于寿宁鰲阳贫困山村的陈孝录打小是个倔脾气,只要是被他盯上的,都不会被他放过。他曾花了6年光景追到一个心仪的女孩子当妻子,为此他用追女孩的激情对待工作,并运用到创业当中,这种理念让他在两年内靠卖大米创出了上亿元的年销售额的辉煌业绩。

    节目中,记者走访了他的老家和亲人,采访了他及公司的员工、朋友、武术教练、超市负责人等,他们娓娓道来他的创业经历:1993年,迷恋武术的陈孝录,喜欢上了隔壁村的一个女孩。可那位女孩的父母却觉得他练武非正经事,就是不同意他们交往。感情方面受到打击的他,为证明自己学武并非无用武之地,1995年,他背井离乡,只身来到湖南等地武术学校当教练,为多赚钱,课余时间,他卖过矿泉水、擦皮鞋、当保安等多种活儿。期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的心绪就飘到了心爱女孩的身边。

    在外闯荡5年后,因母亲病重,他回到了亲人身边,为不让年迈的母亲失望,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回家的第二天他就心急火燎赶到女孩家里,但却扑了空,心仪女孩已到邻近的福安城关当保姆了。于是他费尽周折,几番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农贸市场里找到了正在买菜的她,他的真诚执着打动了她和家人。终于“不信春风换不回”,2002年4月,经过马拉松持久战的这桩婚事赢得了女方父母的同意。

    追老婆的经历让陈孝录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如果把这种追女孩子的激情用到创业中,成功的概率就更大。2002年5月,婚后的陈孝录决定用以前打工积攒下来的14万元创业,他根据自己的当武术教练的经验,办了一家武术学校。然而,就在学校办的红红火火的时候,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生源受到严重打击。2009年元月,陈孝录的学校被政府收购了。可创业跌入低谷的他不言失败,一向好强的他四处寻找新的契机。2009年6月,陈孝录打听到,现在市面上好的大米一斤能卖到几十块钱,他预测到这里可能蕴藏着一个商机。

    当年11月,陈孝录辗转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进行考察,认为商机已经成熟的陈孝录于2010年3月成立了一家经营东北大米的贸易公司。他一心想把东北大米卖进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但是他的这个想法没被对方采纳。对方直接了当告诉他,超市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大米供应商,大米进货渠道不成问题。但是仍然期盼合作成功的陈孝录坚持给对方递交超市入场申请。几个月过去了,未得到答复的陈孝录索性跑到别人超市想一探究竟,看其他供应商是怎么申报,其他的米商是怎么做,一个月坚持下来,陈孝录厘清自己申请通不过的原因。他按照要求改进自己的申请,终于通过了层层审核。可是好事多磨,负责这个项目最终审核的经理并不在福建,而是在重庆。于是他买好机票马不停蹄飞往重庆。陈孝录执着严谨的办事态度赢得了对方的认可。2010年9月13日,陈孝录的入场申请书终于通过了。通过这件事,陈孝录更加意识到在创业中执着是多么重要,他把“用追女孩的激情对待工作,千锤百炼,百折不挠”这句鞭策自己的话,贴在了办公室的每个角落里,和他的员工分享,并经常要求员工喊一喊,鼓鼓劲。

  2011年5月,不满于现状的陈孝录决定不再单纯地销售别人的大米,而是要做自己的品牌,他来到东北,在当地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基地,按照要求种植相应的品种,面积总共约一万亩。这些东北大米,经过包装,一部分进入超市外,其余卖到了福建当地的学校食堂,酒店,2012年至今已经销售一万多吨,销售额约一亿元。

    当得知盟员陈孝录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消息后,民盟福安市委会高度重视,立即发动组织各支部盟员收看该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在当地广大盟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为盟员队伍中有这么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而感到骄傲自豪,表示要把陈孝录创业激情带到日常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平发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