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披荆斩棘奋进路 砥砺前行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1-07-01 20:23:05


穿境而过的温福铁路和沈海高速。至2020年,福安市公路总里程19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46.5公里,拥有13个一般枢纽互通。


溪柄镇区连片葡萄园。经过30多年种植推广,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葡萄生产基地。


富春溪湿地公园一角。福安市通过梳理水网结构,融合溪水、湿地、植物等景观,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福安环龟湖木栈道景观。福安先后投入3.5亿元建设富春溪绿道景观系统工程,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借助网络订单、冷链物流、航空专线等销售渠道,福安葡萄鲜果实现从“枝头”直达“舌头”。


每年阳春时节,福安西部乡村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吸引数十万游客赏桃花、听畲歌、品畲食。


通过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福安沿海展现出一幅“海上田园、多彩渔村”新画卷。


湾坞工贸区一角。福安湾坞半岛崛起全世界单体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仲夏时节,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的斗面村游人如织。村口的闽东苏区纪念馆里,人们专注地聆听革命故事,思绪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

福安是闽东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早在1929年5月,福安就成立闽东第一个党组织,1934年,在柏柱洋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辖10个县、42个区、800多个乡,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甘棠暴动、赛岐暴动、兰田暴动、分田运动……革命根据地风云激荡,从土地革命到三年游击战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以福安为中心的闽东苏区革命斗争波澜壮阔,从未间断,有着“23年红旗不倒”的美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安被国民党军队摧毁的村庄达300多个,4800多名革命志士、9700多名老区群众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据1987年统计数据,福安2107个自然村中,老区村2081个,包括10.97万户、46.77万人,老区人口占福安总人口的93.9%。

走过万水千山,一路披荆斩棘,历经百年风雨兼程,福安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筚路蓝缕、实干担当、砥砺奋进,从昔日的“老少边贫”地区,到如今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00.2亿元,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一路走来,福安人民抢抓机遇、感恩奋进,在这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土地上谱写新篇章。

从“一穷二白”到“全国百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安只有少量手工业,从业人员不过1481人,直到1958年,福安创办专区电机厂,由此,福安人打造出第一台仿苏JQ交流电动机,闽东从此告别没有工业的历史,被《人民日报》盛赞为“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借着改革开放春风,民营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福安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达263个,全年完成工业产值39462.8万元,为1949年的69.45倍;工业总产值占比从1949年的10.25%上升到73.01%。

围绕“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福安进一步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福安经济开发区、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相继设立,坂中工业园区、秦溪洋工业园区、甘棠工贸区、湾坞工贸区、铁湖工业园区等10多个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不锈钢新材料产业,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大健康等产业全面铺开。福安获得“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中国按摩保健器具生产/出口基地”“国家火炬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和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电机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安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在宁德全域发展大局中“当标杆、走前头、做贡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嘱托,把项目带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主抓手和压舱石,走出了一条“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径。

2008年,青山钢铁在湾坞半岛投资兴业,鼎信实业、青拓科技、青拓物流、青拓设备等十余家子公司蓬勃发展,吸引宏旺、甬金、克虏伯、海利等一批重大项目在此集结,形成镍铁加工、不锈钢冶炼、棒材热轧、板材热冷轧一条龙产业链……十多年时间里,湾坞半岛崛起宁德市首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成为全世界单体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青拓集团成为全省首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民营企业,书写出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工业产业“跑出加速度”的同时,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融合也在逐步深入,电商产业已成为福安市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新产业,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供应链、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态势向好,福安连续多年上榜全国电商百佳县,2020年,电商零售额达212.48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7.7%。

苦干实干巧干,勤劳智慧的福安人民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超常建设、跨越发展的赶超之路,2020年,福安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1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08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0.0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64亿元。

从“人多地少”到“多彩田园”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时下,走进福安市赛岐镇苏阳村,红彤彤的“东魁”杨梅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杨梅、葡萄、水蜜桃、芙蓉李……夏日的福安,即将开启甜蜜水果盛宴。

福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建国初期福安人口238185人,耕地面积只有362905亩,以种植水稻、小麦、甘薯、甘蔗等农作物为主。面对“人多地少”困境,福安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农、牧、副业并举,努力寻找绿水青山“变金术”,让农业从单一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199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92万元,比1949年增加16倍。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福安人民以罕见的胆识和勇气,冲破“福安不宜种植葡萄”的理论禁区,从试种到推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成为我国南方新兴的鲜食葡萄集中产区,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全面推进。目前,该市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13个乡镇129个村庄种植葡萄,3.2万农户从事葡萄生产,3000多人从事葡萄营销和产业服务,产量8.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10亿元,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60%以上,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

与此同时,福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脱贫攻坚的砥砺征程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农业奇观,形成以茶叶、葡萄为主,芙蓉李、水蜜桃、脐橙、杨梅、晚熟龙眼等,以及畜牧、水产、林竹同步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荣膺“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中国特色巨峰葡萄之乡”“南国葡萄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特色竹乡”等,并拥有“坦洋工夫”“福安葡萄”“福安巨峰葡萄”“溪塔刺葡萄”“福安油茶油”“福安绿竹笋”“穆阳线面”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业品牌。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走进溪尾镇溪邳村,只见连家船民公园花朵盛开、绿树环绕;3D壁画风格迥异,渔村风情生动展现……这里成为632户2716名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幸福家园,获评“中国最美渔村”。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十分关心连家船民的生产生活,先后三次到福安开展连家船民工作调研,有力推动了“船民安居工程”的实施。通过多年努力,福安市新建、续建船民新村(集中安置点)25个,1889户8810人的连家船民实现了“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梦想。

“船民上岸”“山民下山”,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难题,福安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搬迁,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 14545户74720人,列入省、宁德市和福安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41个,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5亿多元,累计帮扶项目1365个,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423户8948人全部实现脱贫。

眼下,福安致力走“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建立全域农业公园,打造“一心八带、五核多园”的乡村振兴福安路径,以“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培育,精心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示范点及旅游小镇,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从“路网末梢”到“交通枢纽”

交通基础设施变迁,在上了年纪的福安人脑海中记忆深刻。新中国成立之初,福安没有公路,直到1990年,该市也只有总长541.8公里的低等级公路,从福安城关乘坐客运班车到福州,需经过6个多小时的路上颠簸。

如今,温福铁路、沈海高速、宁武高速、福寿高速、沈海高速复线以及国道104线等一条条交通大动脉,如腾飞的巨龙串联起了福安与周边县市及浙南地区,沿高速公路北上温州或南下福州,车程不到两个小时。至2020年,福安市公路总里程19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46.5公里,拥有13个一般枢纽互通,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的重要一环。

疴沉荡尽江山秀,云水襟怀日月新。借力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福安从“路网末梢”到“交通枢纽”,从“瓶颈”向“超前”挺进,并跻身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行列。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一市三区六组团”的福安城市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山海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加上小城镇综合改革、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的扎实推进,溪北洋新区、富春溪西岸、赛岐北部新区等城市新区迅速崛起,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期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40.7平方公里。

“小城美如画,祥云天上挂。微风拂绿柳,游鱼戏云霞。”退休教师林美娟在朋友圈这样描绘福安的如画美景……“过去,福安休闲的地方少,就一个富春公园,大家往那儿挤!现在好了,推窗就是绿色景观,出门就可逛公园。”林美娟提起如今生态环境建设颇为感慨。

近年来,福安市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为重点,大力加强城市绿道、生态公园等生态产品供给;启动以城市水岸为轴心,结合生态景观系统工程建设;以富春溪河道为主线,形成城市生活主轴;通过梳理水网结构,融合水、湿地、植物等景观,激活水岸空间,先后投入3.5亿元资金,建设福安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富春溪绿道景观系统工程项目。

“用最好的地块,建设最好的学校。”这是福安市教育民生工程的写照。福安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民生,总投资达5.2亿元的福安一中、总投资9700万元的福安师范附小溪北洋校区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大力实施校安工程、扩容工程、农村薄弱校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公办幼儿园建设等一大批教育建设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沿着先辈开辟的光辉道路,迎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前景,福安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各方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安篇章。


文/图:林耀琳 吴庆堂 雷津慧

来源:闽东日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