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乒乓故事作品选登 | 那柄红双喜球拍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9-15 09:03:22
图片
图片



每一个乒乓球跳动的声音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正面向全网征集“福安乒乓故事”,让情感与乒乓共鸣,让故事与福安相融。


第六期优秀作品来了!

此次选登作品

《那柄红双喜球拍》

家中壁橱深处,横着一柄红双喜球拍。胶皮已泛黄,木柄上深褐色的汗渍却依旧分明,那是祖父的手泽。

我少时体弱,祖父便引我至福安老体育馆。其时他年近七旬,步履已见蹒跚,握起球拍时,眼神却陡然清亮。我们打的并非什么名贵器材,仅是最普通的红双喜一星球,在墨绿色的台面上来回蹦跳,发出“乓、乓”的钝响。祖父教我执横拍,拇指与食指须得钳住拍柄,余三指自然贴合——“如握活鸟,紧则死,松则飞”。他的推挡从容不迫,每每将我那不成章法的抽杀轻巧送回,球在台上划出短促的弧线,竟似含着某种慈悲。

十年倏忽而过。祖父卧病后,球拍便被收入壁橱,如刀入鞘,再无声息。福安的乒乓球馆却愈发热闹了,新铺了蓝色地胶,换了国际标准的灯光,少年们挥着碳素球拍,击球声清脆如鞭哨。我站在馆外,恍惚听见旧日那“乓、乓”之声,竟觉陌生起来。

直至整理旧物,重拾那柄红双喜。胶皮早已失去粘性,但我以祖父所授手势握之,竟严丝合缝,仿佛我手本该长成如是形状。试挥几下,空气被划开的声响沉稳依旧。

昨日偶经社区球室,见一白头老者与垂髫小儿对弈。老者打的显然是“老太爷球”,不重杀伐而求连绵;孩童却每一板都发力爆冲,屡败屡战。最终一球,老者故意喂得稍高,孩童倾力一击,白球流星般砸向台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有体育竟无非是求那一击中的的快意,而乒乓球尤甚。它不要莽撞的搏命,而要精确控制的爆发,是在千万次重复后收获的、几乎算准了命运的完美一击。

这柄球拍不会知道,它见证过多少这样的时刻:祖父的青春、我的童年、福安小城数十年的乒乓球记忆。它只是静卧橱中,胶皮日渐枯黄。但某日我若以指尖轻触其上纹路,仍会听见球馆里的欢呼与叹息,听见祖父说“紧则死,松则飞”——

原来最动人的乒乓故事,从来不在胜负之间,而在那一板板来回中未曾说尽的陪伴与传承。福安的乒乓仍在继续,如同穿城而过的富春溪水,我们都是水面上跃动的阳光,而传统是沉静流淌的河床。





作者:吴海贝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