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中央决定派遣由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吸引和调动一部分“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同时沿途发动群众团结抗日,反对内战。先遣队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粟裕等的率领下离开江西瑞金,进入福建。8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东境内。8月19日,与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红军独立第二团在宁德赤溪乡阳谷村胜利会师。8月22日,北上抗日先遣队由红二团为向导,从磻溪出发,经西坑、岭头、到达康厝,红军渡过穆阳溪,轻取穆阳。23日,詹如柏主持成立穆阳镇苏维埃政府。8月24日,先遣队离开福安挥师北上,先遣队取道蟾溪,下南溪,过晓阳,抵今周宁三门桥。8月25日拂晓,进入寿宁县境,接着经湖潭、平溪、屏峰、下党、槽坑等地,于8月26日夜,从峡头进入浙江庆元境内荡口村。先遣队转战闽东,扩大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促进闽东国民党反动势力内部的分化瓦解,壮大了革命力量。先遣队途经闽东期间,沿途所到之处,广泛深入地发动组织群众,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蒋介石投降卖国的阴谋,号召全闽东苏区人民群众和一切抗日的力量在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去。
福安市穆阳(缪氏宗祠)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
1937年,随着全国抗日形势的迅猛发展,闽东抗战局势也急剧变化,闽东国共和谈已是大势所趋。此间,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授意国民党福安县党部设法同闽东红军联系,协商和谈事宜。9月,按照叶飞的指示,郭文焕等在城关莲池街李石庵家楼上召开会议,重新成立中共福安县委,郭文焕任书记。此后,郭文焕以保安二旅副官的公开身份充当省保二旅旅长黄苏的谈判联络官,偕同陈斯克、雷美孚两人前往宁德石塘游击区,通过老关系找到了叶飞等特委领导,商谈有关事宜。经过郭文焕的往返奔走磋商,最后确定了谈判地点。1937年12月底,经过4次谈判、5个回合斗争,国民党闽东军政当局被迫同闽东特委和红军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闽东国共和谈终于成功。随后,在《福建民报》上发表了《中共闽东特委共赴国难宣言》。闽东国共和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中共闽东特委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挫败了国民党当局企图“收编”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阴谋,保持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取得了合作抗日谈判的胜利。至此,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
《福建民报》发表的共赴国难宣言
来源:中共福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