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农人”马定国:奏响兴农曲 引领蝶变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11-20 21:39:13
图片
图片

在溪柄镇立峰村,提到马定国,村民无不交口称赞,这位放弃国企优渥待遇返乡、扎根农村十余载的“新农人”,以党员的担当、科技的力量反哺桑梓,带领乡亲们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定国是土生土长的立峰村人。2004年大学毕业的他顺利入职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凭借出色能力,5年间从办公室文员晋升为总务部副主任,拥有了稳定且处于上升期的工作。2008年,中央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让马定国敏锐察觉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他毅然辞去国企职务回到立峰村创业。由于年轻、有学历,加上创新思维活跃,很快受到村党委关注并重点培养,成为一名村干部。彼时立峰村葡萄、茶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平原区域可用地不足,马定国多方察看后,把目光投向村里尚未通路的荒山。

福建省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先锋、福安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 马定国:

平原区域的葡萄、茶叶都已经种满了,形势还不错。唯一立峰村有一个地块是荒山地块,就是因为这条路没通,所以很多优质的资源都荒废在那里。当时就想着要致富先修路,这条路当时一公里交通局有补贴12万,后面通过筹资筹劳,各方面争取项目,各方面的渠道来收集资金,最终这条路做下来是120万元左右。

这条路的贯通,盘活了立峰村近千亩荒山资源。马定国随后大展拳脚,组织乡贤、农户成立立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碧海蓝天农业科技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加快发展村庄特色产业。

福建省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先锋、福安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 马定国:

找到我们在地本地的种植户,告诉他们路基本上已经通了,由我牵头去引进和高研院校去合作对接。引进了优质的油茶品种、茶叶,还有各种品种的柑橘类,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发展,我们这个基地目前有茶叶将近200亩,油茶是130亩,还有各品种的柑橘大概80亩。

溪柄镇立峰村油茶种植户 马秀菊:

我这个油茶是2012年种的,收成1万多斤,收入有两万多元。油茶比葡萄好管理一点,比较轻松一点。

在马定国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立峰村先后与宁德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达成多项技术合作,通过良种繁育、新品种示范种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村里的农业公司也荣获福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称号,马定国因此获评福安市乡土人才、创业导师。

立峰村毗邻溪柄镇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上近年来绿色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为村庄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近郊休闲观光游目的地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马定国第一个吃螃蟹,将自家老房子改建为村里首家民宿。在他的带动下,村委牵头、乡贤助力,建起了竹韵鹿境生态乐园,持续引入“遇见·秦朝”、夏日亲子游、音乐嘉年华、户外拓展等项目运营,很快成为市民群众节假日亲子游乐、研学团建、休闲观光的热门打卡地。高峰期日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年营收入达300多万元,并带动许多村民经营食宿,参与乐园管理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溪柄镇立峰村村民 雷林鸿:

乐园在我们立峰村,我是本村的人,在这上班离家里近,孩子在镇上读书,来回接送也比较方便,这边工资也还可以,一个月有3000多元,平常家里也能兼顾得到。

而今的立峰村,不仅有产业、有就业,还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水乡渔村”示范基地、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成了周边有名的“幸福村”。

福建省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先锋、福安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 马定国:

我们下一步的规划,是跟文旅和葡萄产业进行深入的融合,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比如说推出葡萄的认养,可视(葡萄)观光酒馆,还有七彩茶园的建设,使我们的游乐文旅产业和农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我们福安农旅融合的新标杆。



记者:郑咏钧 陈宇杰 缪先达(实习)

编辑:宋诗莹

复审:陈菁婧

终审:林   衍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