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岐小学 苏超珍
六月的溪邳村风景如画:一条条干净的柏油路,簇拥着一座座崭新的楼房,在这片海滩铺展开一幅多彩的海上田园画卷。阳光在草木上跳跃,满目葳蕤,灿灿如金。连片的渔排、飞舞的海鸥、翔集的白鹭,偶尔还有中华白海豚前来“客串”,在湛蓝的海面上时隐时现……人们的嘴里念着一个名字——习近平总书记!
他们难忘:他们的祖辈生活在这片曾经被唤作“贱仔沃”的鲜艳沃海域,他们是“海上吉普赛人”的后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世代漂泊,被称为“连家船民”。1997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队到闽东,对连家渔民易地搬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随后,在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上,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问题被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上岸三部曲”也在此时被正式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安居乐业、斩断穷根”,实现了“岸上有房,作业有船”。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他,发自肺腑地敬佩他。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初心不改,为老百姓绘出一幅芳华美好的“上岸幸福美景图”。
老百姓们难忘: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一把锄头扛在肩上,脚踏泥泞的田间小路,意气风发,不辞辛劳,进村入户,哪怕得了重感冒,也亲自坐镇,接待群众。老百姓吃什么饭,他也吃什么饭,老百姓住什么房,他也住什么房,他四下基层,匠心独运,慧眼识珠,两赴下岐,三上毛家坪,四入坦洋,七进坂中,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带领福安人民自力更生,唱响“经济大合唱”,筑就致富幸福路,令万象更新,谱写百年辉煌新篇章。
畲族同胞难忘: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安县坂中畲族村调研,畲族村以最高礼节“糯米榯”接待他。但这个“糯米榯”有一个特色,必须要用手抓。大家担心他吃不惯、不卫生,就说“给您拿一双筷子吧。”他却说:“那怎么行?人家用手抓,我们也用手抓,你拿了筷子不是让人家觉得,你当官的吃东西都和老百姓不一样么。”说着他便和大伙一样盘腿坐下,抓起一块,放进嘴里,还连连向畲族的群众竖大拇指。当地老百姓都说,哎呀这个地委书记怎么这么朴素,跟我们一样吃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一边吃“糯米榯”,一边和百姓拉家常,他就是这样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的一员,一颗初心为百姓,百年发展记心间。
足迹踏遍闽东福安的山山水水!福安人民时刻想念习近平总书记,感谢他初心不改为民谋幸福,感谢他匠心独到为人民谋发展!
制作:福安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