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种葡萄 福安农民郑柯发智夺全国金奖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发布时间:2012-03-01 19:47:23
在“南国葡萄之乡”福安市,松罗乡农民郑柯发,凭借14年科学种田笔记,推广控产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葡萄“计划生育”技术,夺得2011年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果园亩产值高达1.2万元。
14年种田笔记
春雨微润,正值葡萄修剪后的伤流防病、测土施肥、恢复树体时期。来郑柯发葡萄园观摩请教的农民络驿不绝,学习他控产增收的种植经验。
然而郑柯发的葡萄致富梦想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刚开始,我是跟着大家种,别人怎么做我就跟着做。”1996年,郑柯发种的几亩桃树,果实外观和口感都很差,收成不理想。“问题出在栽培管理的技术没到位。”
1998年,郑柯发到福安赛岐镇象环村取经,开始试种葡萄,在省农科院和福安农业局专家指导下,示范套袋栽培新技术。
从此,郑柯发与科学种田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身上总是揣着一支笔和记录本,观察记载自家果园和优质果园的生长差异,模索葡萄栽培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用心观察记载,郑柯发有了一系列发现:
——根深叶茂的葡萄,开花前30天施用粪尿、草木灰、桐籽饼混合发酵的有机肥,反而造成树体旺长,座果率低,成熟期推迟,果穗的糖分低、味酸,卖不了好价钱。
——夏季设施大棚易发葡萄霜霉病,套袋前要选用长效保护剂,采收前天2-3天要摘除套袋,可以促进转色和果粉果蜡生长,果品卖相好,延长保鲜期。
——采用避雨栽培,葡萄园的喷药次数由20次减少到5次,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增进果品安全。
科学种田记载和对比栽培,郑柯发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种植田间管理经验,2006年,郑柯发套袋避雨栽培的果园,亩产值由早年露地栽培的3000元跃增至6000元,还收获全国葡萄安全生产优质奖。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