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硕果盈枝。福安8万多亩葡萄迎来采摘季,呈现“百里葡萄海、万民致富园”的壮美景象。30多年来,我市干群牢记嘱托,循着“一村一品”“抓大农业发展”的指引,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将葡萄从零星种植培育成富民产业。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市巨峰葡萄发源地——赛岐镇象环村,探寻这甜蜜背后的发展密码。
宁德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佳斌:7月17日,第十一届福安葡萄采摘节正式开幕,在赛岐镇象环村可以看到,一串串紫水晶一般的葡萄挂满枝头,现场不仅可以品尝葡萄汁、葡萄酒,还能感受一下亲手采摘的乐趣!
陈贵莲是赛岐镇象环村村民,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水果姐”。大学毕业后,她辞去稳定工作,返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水果姐 陈贵莲:今年是因为来了好多客商,我们家的葡萄进了山姆超市、朴朴超市,也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通过直播带货到全国各地的朋友手上,今年我们的物流有高铁物流,当天就能够坐着高铁送到北京消费者的手上。
近年来,“水果姐”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模式,通过直播推广、电商平台运营,依托冷链物流保障葡萄新鲜度,打通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链路,拓宽了自家及周边农户葡萄的销售渠道。
水果姐 陈贵莲:这几年我们的销路越来越好,其实也是验证了那句话,“只有种好才能够卖好”,卖得好也能够使我们更有信心去把它给种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如今“水果姐”的生活可谓是“甜”到了心坎里。宽敞明亮的房子,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孩子们也都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水果姐 陈贵莲:你看看如果走进我们的村子,能够看到每家每户生活都是非常有盼头,为什么?因为我们真的是通过种植葡萄过上了好日子。
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党支部书记 陈晓斌:这几十年我们村先是搞育种培育推广技术,还给大伙的钢架搞补贴,现在我们的产量比较稳定,葡萄价格每斤大概8元以上,一亩葡萄大概能产1万多块钱。
象环村作为福安葡萄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如今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葡萄村”,种植面积达2370亩,户均种植近4亩。这里的果农们就像“水果姐”一样,靠着葡萄产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福安市赛岐镇党委书记 陈柏崇:我们将持续做强葡萄产业,从科技赋能、品牌营销、农旅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让葡萄果串起共同富裕之路,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宁德台)杨佳斌 凌凯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