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毒还是“投”毒?——泳池管理敲响警钟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9:54:19

    新华网上海7月2日电(罗争光、姚坤泽、朱翃)去泳池里游泳也会中毒?日前,上海宝山区一家健身会所泳池因为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有毒物质挥发导致9名泳客不同程度中毒,其中1人病情危重。此前,南京、杭州等地也发生过类似的泳池中毒事件。

 

    泳池为何突然出现有毒气体?泳池的安全操作究竟有没有规范?健身会所和公共体育场所的安全如何保障?

 

    违规制作消毒氯水致9名泳客中毒

 

    位于上海宝山区的唯嘉健身会所6月27日晚9时许突然出现一股味道浓烈的刺激性气体,导致正在游泳的泳客出现咳嗽、恶心等中毒症状。7名成年人和2名小孩症状较为严重。

 

    据了解,事发前曾有人在泳池边打开了一个白色塑料桶的盖子,随即一股刺鼻的气味迅速弥漫开来,距离最近的几位泳客当即晕倒,正在深水区游泳的三人伤势最重。据泳客反映,泳池一般会在晚上9点半清场后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此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工作人员提前调配的某种消毒剂。

 

    上海宝山警方6月28日介绍,经初步调查,上述事件系因唯嘉健身会所工作人员在泳池边违规制作消毒氯水,致游泳者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化学性灼伤。

 

    目前,上海市卫生防疫、安监等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此次事件。而事发的健身会所已经关门停业。

 

    违规操作致事故 安全管理引人忧

 

    据一家体育俱乐部的泳池管理人员介绍,一般泳池每天都使用消毒药品进行消毒,而消毒基本在开放前一小时和夜间清场后进行。消毒的方法是用药品兑水,均匀地洒到池中。调配消毒水一般要求在室外或者专门的房间内进行。

 

而事发的唯嘉健身会所相关管理人员介绍说,该会所的泳池每天早上开放前、中午时分以及当日泳池清场后分别进行1次消毒,对于消毒水的制作过程和水中氯的含量也有明确要求。平时消毒水都在泳池附近的一间机房内进行,但此次事故原因是临时换了人,来到泳池边制作,结果产生大量氯气弥漫。

 

    有泳客反映,此次事故中调配消毒水的工作人员并非正式工作人员,而是泳池教练,而且在泳池尚未清场时就提前进行调配工作。

 

    可见,一连串的违规操作、有规不依,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

[1] [2] 下一页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