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福安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共计12起,被骗金额701224元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2-12-16 11:32:59



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分析  


2022年12月5日至2022年12月11日,

福安市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共计12起。

比上周22起,减少了10起。


其中,网络刷单类3起,冒充客服类2起

按摩色诱类2起,网络贷款类1起

冒充熟人类1起,网络购物类1起

网络交友类1起,网络虚假交易类1起

上周被骗金额701224元


发案地区分布

城北4起,湾坞2起,城阳1起,阳头1起,赛岐1起,甘棠1起,罗江1起,溪潭1起。

常见诈骗手法

网络刷单类诈骗


警方提醒: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佣金!!!

特别案例

冒充客服诈骗

2022年12月5日,我市一位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开通的“京东金条”业务利息太高,银保监会整顿该项业务,需要强制关闭,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现需将银行卡余额转出,即可消除额度

随后,在对方指导下,该女士下载并安装了一款名为“云视频”的APP,并与对方进行视频会议。在对方要求下该女士多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共117250元,完成后,对方仍要求其继续转账,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打110报警

手法解析

01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到公民个人信息。再利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或手机冒充京东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

02

告知受害人不注销京东白条,会影响个人征信或者利率高于国家规定,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

03

诈骗分子首先会让受害人下载一些能屏幕共享的视频会议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引导受害人到借贷平台进行贷款。

04

诱导受害人将借贷app中的额度全部提出,以“中间账户”“降低利息”“注销要求”为借口,让其将款项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核实身份官网认证
银监会、京东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接到自称银监会、京东客服的电话,请提高警惕,切勿轻易转账,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96110咨询。


拒不透露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不加好友、不开视频
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绝不转账、借贷
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


谈及征信切勿慌张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案 情     概 况


序号类型案情概况
1网络贷款类12月5日,城北街道的温某某,在一款名为“借条极速花”的APP上贷款,被诈骗6000元。
2网络交友类12月5日,在城北街道的李某某,通过网络交友,被诈骗1000元。
3网络刷单类12月5日,在甘棠镇的罗某某,通过网络刷单,被诈骗数万元。
4冒充客服类12月5日,在阳头街道的陈某某,被网络上冒充“客服”人员,诈骗89226元。
5冒充客服类12月5日,在罗江街道的罗某某,被网络上冒充“客服”人员,诈骗数万元。
6网络刷单类12月5日,在溪潭镇的柳某某,通过网络刷单,被诈骗61811元。
7冒充熟人类12月5日,在城北街道的刘某某,被网络上冒充“熟人”人员,诈骗60000元。
8网络购物类12月6日,在湾坞镇的师某某,通过网络购物,被诈骗68300元。
9按摩色诱类12月6日,在城阳镇的吴某某,被网络上冒充“按摩色诱”人员,诈骗数万元。
10网络虚假交易类12月9日,在城北街道的肖某某,通过网络虚假交易,被诈骗36000元。
11网络刷单类12月9日,在赛岐镇的叶某某,通过网络刷单,被诈骗11150元。
12按摩色诱类12月10日,在湾坞镇的某村民,被网络上冒充“按摩色诱”人员,诈骗30000元。



来源:福安公安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