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 | 第十八期《福安革命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9-09 11:29:01



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专栏
今日为您推送

第十八期


福安革命委员会




 1933年8月1日,福安县在北区太逢召开了由各乡革命群众大会产生的代表大会,成立了福安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政权——福安革命委员会。大会正式选举委员18人,主席詹如柏,副主席郑宗玉,军事委员江平,土地委员林发黄,文化委员曾志,财政委员詹嫩弟,肃反委员林江弟,粮食委员郑起奎。随后北区一带共有17个乡、村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福安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福安土地革命进入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新阶段。


福安革命委员会旧址




江平




江平,原名许木煊,又名江新民。1909年出生,长乐感恩村人。1921年,考入私立福建法政附中,在校受新思想熏陶,毅然选择革命道路。1923年至1926年间,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捣毁洋行等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曾先后三次被军阀当局逮捕。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工作,成立“福州市邮政工会”,与国民党右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留在福州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8年春,受党组织委派到闽侯县营前区(今长乐县)玉田、桃源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1932年夏,受福州中心市委的派遣到闽东工作,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政委,领导群众开展“五抗”斗争,并率领第一支队狠狠打击敌人。1933年8月1日,福安革命委员会在北区太逢成立,当选为军事委员,为发展壮大闽东苏区的武装力量积极工作。1933年9月,壮烈牺牲,年仅24岁,是在闽东牺牲的第一个外地烈士。



来源:中共福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