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我市举办“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科技惠农志愿服务活动暨福安葡萄全产业链一体化关键技术培训班。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陶建敏、杜远鹏、王新全、王磊、郑焕等专家受邀参加,为福安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晓阳镇、赛岐镇和湾坞镇,专家团队以“理论+实操”的融合模式,为种植户、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带来“干货满满”的课程。《精耕与规模:中日葡萄产业对比及未来发展路径探索》《葡萄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葡萄园健康土壤培育》《葡萄内在品质管理技术》等专题讲座,系统解析了福安葡萄产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引领”的转型之道,让参训人员受益匪浅。
40年前,福安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冲破“南方不宜种植葡萄”的认知壁垒,从零星试种到如今8万亩种植规模,覆盖18个乡镇、139个行政村,年产量达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5亿元。这颗“小葡萄”已蜕变为继茶叶之后的又一富民支柱产业,通过“接二连三”的产业链延伸,衍生出果醋、葡萄酒、蜜饯等深加工产品,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完整闭环。
在福安市溪柄镇溪柄村焊头基地和福安市农夫山珍家庭农场,陶建敏教授指出,福安葡萄产业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建立合理科学的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要重点推进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新品种引种与资源储备、技术推广与示范、智慧农业与土壤改良等工作,让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是福安葡萄产业提档升级的核心引擎。自2015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站积极参与福安葡萄产业技术服务工作,就‘巨峰’葡萄设施化栽培、标准化栽培、省力化栽培、绿色安全生产、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新技术开展了示范推广。同时,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葡萄产业为抓手,全方位助力我市葡萄产业提档升级,将其打造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近年来,福安通过“品种引育+技术革新+品牌塑造”三箭齐发,构建起葡萄产业的“护城河”。先后引进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良葡萄品种,推广“有房住”“有衣穿”“营养套餐”等新技术,将葡萄培育发展成为福安“2+N”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如今,福安已然成为福建省葡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主产区,并获评国家现代农业(葡萄)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从冲破地域限制的“先行者”,到引领产业变革的“排头兵”,福安葡萄正以科技为帆、人才为桨,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记者:钟艺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