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古村的老油坊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卢腾 缪见文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07:44:05
棠溪九棵榕冒着袅袅烟气的烘焙灶已经不转动的老水车老油坊榨油整齐排列的榛麸饼 福安新闻网(卢腾/文 缪见文/图)寻找还在开榨的老油坊,来到了福安棠溪这个古村。 一条清溪穿村而过;村前,九棵榕树,枝叶参天、浓荫匝地,是肇居此地的先民,一姓栽一棵纪念的,都有600多年的树龄了。因此,此村人,与“九”字有着特殊的情结,村中,有九条巷、九口井、九步坎,至今都保存完好。正是这老村古风犹存,才有土油坊还在开榨。站在溪边,听到对岸远远传来的一声又一声似闷雷的轰响,这是油坊里油锤的撞击声,我们急忙循声探访。 老油坊,就在一棵两树相互寄生的龙(榕)抱凤(枫)树旁,热情的村民说,这也是村里的一棵吉祥风水树,老油坊大都建在好风水的地方。步入古拙低矮的老油坊,只见烟笼雾罩,热气腾腾:靠墙的烘焙灶膛中,榛果壳烧得“哔哔啪啪”响,灶上焙笼里的榛果仁烘烤得冒着袅袅烟气;屋正中的大碾盘上,大碾轮轰隆隆地转着,碾盘里烘干的榛果仁被碾压得“吱吱呀呀”响;碾盘边的蒸料灶上,锅汤沸滚滚,蒸料甑顶不停地飘散出榛油香气。就在灶边,一位老师傅正将前一甑蒸熟的油料,一瓢瓢舀倒入铺有稻秆的圆铁箍内,料舀足了,裹紧稻秆,踏上双脚,不紧不慢地将油饼均匀地踩实;然后,捧起一块块油饼小心翼翼地排进空油槽里。另一条油槽上,一位汉子身着单衣高举着长柄石锤,重重地往槽上的楔子撞击,重锤落下,声响地颤,那沉沉的响声传得很远很远。刚开榨的头几锤,槽下的出油口,油如新泉激喷;随着楔子的加多,锤声增大,油量渐减,槽口流出的油,变成雨线飘落了;再加楔再重锤,油量越来越少,槽中紧榨出的油,在槽口淌出,就像雨后的檐水,缓缓滴落。我们饶有兴味地观看了传统工艺榨油的全过程,深深地体会到榨油人受火烤、烟熏和击锤的辛苦劳累。 歇憩间,油师傅慨叹道,他已经60多岁了,过几年,这手艺可能会失传了!他说,过去,这满山遍野都是榛树林,邻乡的墩头村,曾被周恩来总理授予“绿色油库”锦旗。一到夏、秋垦复榛林时节,“七月垦金、八月垦银”,一片片榛林中,人声嚷嚷,锄光闪闪,好不热闹!进了冬头天,榛树一面开花一面结果,白花红果林中,男女老少摘榛果,欢声笑语,山歌对唱,真够红火!冬至后,榨油开始,这溪流两岸,20多间油坊先后开榨,溪边水车溜溜转,油坊锤声阵阵响,那景象,多么气派,多么震动人心哪! 老师傅吸口烟,叹口气,接说,唉,现在,榛林少喽!一是,榛果成熟期长,效益低;二是,老榛油被新的精炼油压贱了价,大家就嫌种榛树不划算,把榛树砍了,改种果树、太子参、茶叶。榛果产量年年减,油坊也就关了一间又一间,眼下,这溪岸上,就剩这一间油坊了。过去,油坊的碾盘是靠水车带转,现在溪流上建了一座又一座水电站,水力不足,水车带不动了,就用电动机来带转,你们看,这坊里的水车几年没用,躺在那边睡了!我们顺着他的指向望去,这才注意到墙边那架破损的老水车,蒙灰罩尘,真有几分沧桑感! 老师傅又接说,其实,榛树全身是宝,榛树冬天开白花,蜜蜂采榛花,酿的是凉血润肺的冬蜜;榛果壳当柴烧,减轻我们农家人生计负担;榛果榨的油,山村人长年吃,养得村里人不但容颜焕发,还身板结实骨架硬;榨干油的榛麸饼,村里的妇女们将它截一角砸碎,泡汤洗头发洗衣裳,去屑去污,可受重用哩!就连麸渣撒到田里还能杀虫害。说来有趣,现在,这榛油、榛麸饼也受城里人器重了。前几天,二、三位胖身子圆肚子的城里人来买油,说,他们有什么高血脂、高血糖的病,有人建议,要多吃我们这土榨油。哈哈!还有,这一堆的榛麸饼都被城里的厂商订购了,听说,是买去加工鱼饲料,和炼洗发水,看来,榛树还会神起来!不过,这土榨油坊还是难兴起。你看,一柄油锤18斤重,榨一槽油要击锤200多次,这手艺没人爱学了! 老师傅说的,又动情又伤感,我们听了,深受感动,但愿这老油坊的锤声长响不息,他的榨油手艺也经久不失传!
作者:卢腾 缪见文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