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郭雅明)“办公在基地,工作在田野,一切为农民服务。”这是民办福安市巨峰葡萄研究所所长、赛岐镇苏阳村农民刘招铃说的话。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专家,30多年来全身心扑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上,还自费创办葡萄研究所,以其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赞誉。他先后被吸收为省农学会葡萄分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和宁德市第一届、二届政协委员,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标兵”, 福安市委、政府服务“三农”优秀个人称号,连续两届当选政协宁德市委员,2008年荣获福安市首届“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称号。
农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在长达30多年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中,刘招铃深刻感受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农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刘招铃针对农民需求结合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工作积累的经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接受刘招铃培训的农民已达2万多人次,在田间地头实地传授农业技术的更是不计其数。
“农业技术要到田间地头实地推广,这样农民好接受。”刘招铃这样说也坚持这样做,他经常利用下乡搞调研的机会深入田间,组织在周边干活的农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开展田头实地讲座情况,农民在田地里联系脚下作物的实际在短时间内学技术,在生产中很快发挥作用,农科宣传工作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已成为刘招铃的一种“职业病”。在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他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季节性的短时间培训班。近几年,刘招铃坚持走到哪里讲到哪里,在田头实地讲座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多年来,他不仅在福安市各乡、镇、村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还被聘请到霞浦县盐田乡西胜村、蕉城区漳湾镇岭后村、福鼎市泰屿国营农场、古田县凤都镇、屏南县岭下乡、寿宁县大安乡大熟村及连江县东岱镇、南平市延平区等地为果农服务,真正成为了农民科技致富的贴心人。
由于受农业耕种体制和农民传统耕作思想的影响,要将新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农民科普带头人的刘招铃,毅然包揽下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工作,将引进的新农药、新化肥、新品种在自家的耕地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再推广给农民朋友,采取以点带面的科学普及方法让农民“眼见为实”。
1998年,刘招铃引进某外国公司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进行田间小面积试验,试后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于是,第二年他便将此新品种药剂在福安市葡萄土产区的赛岐、溪柄、甘棠等6个乡镇进行示范,并组织周边的农民进行实地参观。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农民集中观摩的机会讲解有关科学用药的知识,使当地农民很好地掌握了新技术、新药剂的应用方法。三十年来经过刘招铃引进试验,示范的新农药、新肥料、新技术达50多项,使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当地的果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面对面地将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刘招铃借助镇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这个平台,成立了“植物医院”,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门诊和技术咨询,并和50多户农民结对子,年门诊、咨询多达500人次以上。为了做到零距离、及时地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到来访咨询的农民朋友中去,为给种植户提供更全面、详实的农业科技信息,刘招铃自编自发了名为《福安葡萄》的专业性简报,并与赛岐经济开发区农资协会联办了农业技术专刊《田园》。截至目前,《福安葡萄》已连续发行了9年,共编发63期2.5万份,受益农民达上万人次。
自费创办葡萄研究所
1985年苏阳村里就引种了巨峰葡萄。当时刘招铃是村里的农技员,为在村里推广新技术,帮助村民致富,他买来许多农技书籍,订阅了许多科技报刊,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并自费前往辽宁等地,拜访全国著名葡萄研究专家、教授,还曾多次进省城向专家求教有关葡萄知识。巨峰葡萄在福安试种成功后,发展十分迅猛。短短几年间,葡萄园遍布福安的赛江两岸。因此,前来向刘招铃求教葡萄栽培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给农民示范传授葡萄栽培技术。随着葡萄生产的发展,他对葡萄的研究也越发深入了。
1996年刘招铃自费创办“福安市巨峰葡萄研究所”,以自己的责任地作为研究所的基地进行新农药、新化肥和新品种试验;在兄弟、朋友的责任地进行示范,让农民进行参观学习,并把新技术、新知识直接地传播给农民兄弟。他购进《葡萄栽培》录像带和《葡萄原色病虫害图谱》等图书,无偿向农民兄弟播放和发送。为了探索福安市葡萄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杀菌剂对病害应用效果,刘招铃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观察与研究,总结了葡萄主要病害在福安市的发病时期规律,并印制了《福安葡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图》5000多张,无偿供给全市葡萄种植户使用。1999年8月,正值葡萄成熟期,由于受天气的影响,田间炭疽病暴发,刘招铃马上与上海有关部门联系,及时引进了低毒高效杀菌剂,同时编发《福安葡萄》简报,指导农民使用。经用这种杀菌剂防治,全市葡萄产区1000多亩葡萄炭疽病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取得了收成,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近年,巨峰葡萄产业在福安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发展到近4万亩,成为全市一大支柱产业,也从福安发展到了宁德、霞浦、福鼎等县(市)。刘招铃下乡指导农民科学种葡萄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每年,他下乡进村,为葡萄产区农民讲课、传授科学种植葡萄技术均在100场次以上。福鼎、霞浦、宁德、屏南等地乡村葡萄园,都留有他的足迹。他还跨地区到连江县等地传授葡萄栽培新技术。为方便联系,他的手机也总是全天开着,随时无偿为果农咨询有关疑难问题。1998年,宁德市漳湾镇一位刘姓的葡萄专业户,他听说刘招铃是研究葡萄的专家,就到赛岐请他去传授技术。后来,这位果农的葡萄收入,由原来每亩不足2000元提高到了4000多元。福鼎秦屿国有农场一果农,经营20多亩葡萄,由于缺少栽培新技术,经济效益不理想。后来也是经刘招铃的指导,才获得较好的效果。为表感谢之情,这位果农给刘招铃送去了2000元红包,被刘招铃谢绝了。
为了果业产品能打入国际市场,刘招铃还积极探索无公害葡萄栽培管理新技术,并承担福安市科委“无公害杀菌剂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课题,为全市葡萄种植户服务,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刘招铃出资成立的巨峰葡萄研究所为果农提供的咨询、培训全部都是免费的。刘招铃说:“乡亲们渴盼科技致富的心情太迫切了,就像大旱的庄稼希望来点及时雨。我的家乡在这里,农民高兴了,对我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也算是最好的回报了。只要有了农民的支持,我这个私营研究所就有了牢靠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