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抗战最后一役——闽东白马河追击战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4-24 16:01:35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春风拂去尘埃,一面“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得以显现。碑文为隶书,上款“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落款为“三都澳各界公立”。据史料记载,三都岛抗战期间曾多次发生激烈战斗,该碑为纪念阵亡将士所立。三都镇松岐村八旬老人说:碑位于山顶原驻军炮台附近,因为属于军事禁区,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该石碑的发现,唤起记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福安境内的战事——闽东白马河追击战。

三都岛民国时期“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1945年5月,日军在太平洋各战场节节败退,被迫采取战略收缩以便进行最后的挣扎。盘踞在福州的日寇开始弃城北撤,打算和驻浙江温州的日军会合。因当时海路已被盟军封锁,日军只能走闽东陆路出逃。在小北岭一带与日军对峙的中国守军陆军第70军80师李良荣部决定主动出击,乘日寇仓皇撤退之机奋力穷追截击,伺机歼敌。李良荣令239团由福州北郊进攻福州城区、238团向福州东北挺进,阻截日军退路。5月17日,239团向福州北郊五凤山日军阵地攻击,日军一部分被歼,一部分败退福州,迅速向连江逃窜。奉令拦截逃敌的238团第2营在营长许祖义率领部下,直插宁德、罗源一带截敌退路。18日,由日军独立62混成旅团司令乔木率直属第3支队和第7联队约4000多人分别从福州、长乐经闽东向浙江撤退。日军仓皇逃窜途中,一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5月21日,日军进占宁德县城,在宁德县境内就杀戮平民109人。日军继续北撤,238团2营抄小路,翻山越岭在八都红门里追上日军后卫部队。2营步兵曾前进到距日军只有数百米处,向敌人发起攻击,击毙不少逃敌。日军不敢恋战,利用夜色且战且退。数小时后利用夜幕的掩护向黄崎(今下白石镇)方向逃遁。日军取道黄崎虎迫岭溃退时,遭到福建省保安第4团的炮击,死伤数十人。
25日,日军到达黄崎,马上抢民船、拆民房,搭架浮桥,以求尽快过白马河。白马河又叫白马江、白马港,是赛江下游出海口的一段,河宽水深流急,是日军退却的天然障碍。当239团杨其精率领第1营最先赶到白马河渡口时,日军正在搭浮桥过河。于是,敌我双方都集中兵力展开渡口争夺战,战斗非常惨烈。日军背水死战,以极大的代价占据了渡口,并且架起了浮桥。抢先占领河旁几个高地的日军,以非常猛烈的炮火,掩护主力渡河。当238团第2营到达黄崎渡时,与239团1营取得联系后,配合作战,力阻日军渡河。不久我军主力赶到,双方在白马河港口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李良荣师长一面指挥部队猛攻渡口及其周围高地之敌,一面催调山炮来炸浮桥。由于缺乏重武器,无法把渡口完全封锁。待到用人工扛负两门山炮运到、把敌人铺设的浮桥轰断时,日寇已大部分过了江, 80师和地方保安部队最终仅歼灭其掩护部队200多人。日军主力过河后,加速北撤,第80师继续尾追,福建省保安4团2大队也从福安的北蛟、井头岩、松罗、路口、前山,向霞浦盐田方向追击,缴获不少武器、物资等战利品……
闽东白马河追击战是闽海抗战的最后一役,也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福安县境内与日寇对阵的唯一战事。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这一战役虽然不算大,但同样见证浴血奋战的凛然大义。在白马河追击战过程中,沿途民众大力帮助80师追击敌寇,使追击部队得以准确掌握敌寇动向,迅速赶到前面阻击。为了配合正规军作战,中共福安县委在赛岐迅速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抗敌大队投入战斗。80师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前仆后继,慷慨赴死,为国尽忠。5月25日下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良荣师长的侄儿李勇德(中央军校十七期步科毕业)连长,率领官兵与敌军414管野大队展开贴身肉搏,手刃敌军大队长管野。他在后腹部中弹情况下,仍然刺死了一名日寇,最终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29岁。当天晚上,同在80师的堂弟李春长赶到战场,把躺在地上的李勇德抬到担架上,整个担架都被血湿透了,李春长趴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此前,李勇德在80师特务连当连长,没有直接参战。这次战役,他主动要求到第一线。李良荣嘉许他的志向,满足了他的请求。在闽东白马河追击战中,第80师伤亡300多人,省保安4团伤亡90多人,各县区队警兵伤亡20多人。据参加白马河追击战老战士郭昆山、程景琛回忆,战斗结束后,阵亡的官兵埋葬在福州新店,并竖石碑写明姓名、籍贯、军衔等。

经历半个世纪之后的一天,有十余日本人渡海来到白马河畔虎迫岭,在大梨村后山中四处寻觅当年侵华日军的遗骸,哽咽又忍不住大哭。我们不知,这些日本人在异国山野中寻找阵亡“皇军”遗骸时作何感想?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留下了侵华日军罄竹难书的行径罪证,也留下了许多抗日将士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事迹。令人遗憾的是,如今闽东抗战遗址几乎湮没。在那些无人问津,荒草丛生的角落,历史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淡去,远去。抗战八年,八闽大地涌现出无数英雄儿女,仅福安一县就有一万三千多名英烈捐躯赴难(包括一百多名新四军六团的官兵)。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除了缅怀故去的亲人、革命先烈们,还有那些抗战阵亡将士。


作者:郑望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