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只世界极危物种!现身福安!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7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10-17 10:15:4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鸟”声一片。眼下,我市廉村的二百多亩稻田正迎来成熟期,稻浪飘香引得成群南迁越冬的候鸟在这里驻足停留,其中竟有多达上百只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实属罕见。

摄影爱好者 吴晓聪:昨天在这个田埂上发现了密密麻麻的一群小鸟,当时以为是麻雀,走近一看竟然是100多只黄胸鹀。

据介绍,黄胸鹀又名禾花雀,是一种小型雀形目迁徙鸟类,它们喜欢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以谷物和草籽为食。2017年黄胸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级为“极危”特种,处于灭绝的边缘。2021年,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往在我市,也曾零星闪现过黄胸鹀的身影,但是像今年这样成群结队地出现并长时间停留,还是首次,这让观鸟多年的关晓聪喜出望外。

摄影爱好者 吴晓聪:白天(它们)可能都在这个田地里了,只有早晨有露水的时候,会出来晒太阳,这时就是我们拍摄的绝佳机会。因为这种鸟很少见,能拍到它当然很高兴。

长焦镜头中,暖阳倾洒稻田,这群色彩斑斓的小精灵逡巡田间陌野,时而抖落身上的露水,时而凝神远望,时而与同伴交流,十分惬意。

摄影爱好者 吴晓聪:我们长期拍鸟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保持安全距离,我大概在20米左右,慢声慢步地走,你才能拍到这唯美的画面。

据介绍,廉村这片面积206亩的稻田是由低产低质低效的撂荒果园改造而来,其中160亩由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国网福建电力公司,宁德市委党校等十家单位和个人认领。经过三年多的精耕细作,已成为稳产高产的水稻良田,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粮食安全观,也为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摄影爱好者 吴晓聪:自从这里种了水稻以后,景色越来越美了,代表这生态也好了,它的种群数量都变多了,增加了很多未知的鸟种,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天堂。




记者:陈政清 赵春朋 李郁

通讯员:吴晓聪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