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晓阳镇:山水人文交融的闽东明珠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5-10 17:43:10


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晓阳










晓阳镇

山水人文交融的

闽东明珠

“我的家乡我来推”活动

▲晓阳镇俯瞰图

在福建的山水之间,藏着一个充满魅力的乡镇 —— 晓阳镇。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有令人陶醉的旅游景观资源,是一处不容错过的宝藏之地。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晓阳镇,感受它独特的风情。


基本概况

01

晓阳镇,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北麓腹地中心,毗邻名扬世界的坦洋工夫红茶原产地,流传着爱国诗人谢翱的故事和“两后”的悠远传说。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38万人。全镇土地面积92.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80%,被誉为福安市的后花园,避暑胜地。先后获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老年宜居名镇”等。

岭下村古民居

谷口村鲤鱼溪

地名由来

一称:明万历《福安县志》载:“晓洋,土人善搏,俗谓殴洋”。其中还讲述了:“殴洋谢统四(即晓阳谢氏先祖,名文通,号金眼,行统四)者,眼赤睛,谓谢金眼。于嘉靖丁亥岁,坑徒周六寇(犯)州境,御史刘廷餐簋行部。延平(今南平)闻之(寇侵消息),夜兼程由古田县山径赶福安,命知县韩洲领(谢统四)殴洋兵应援击退贼寇。……”等历史。

又一称:晓阳镇因地处高山,很早可见到太阳,又有一个小盆地,取义初升太阳,得名晓洋,设镇时改名为晓阳。

XIAO YANG

白云山日出(陈清华 摄)

白云山佛光


文化景观介绍

02

晓阳镇的景观可概括为:一湖丽水、二后陈迹、三贤故里、四季佛光、五件奇珍、六朝古刹、七彩神鲤、八仙过海、九龙洞天、十里茶香。镇域内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辖区有白云山、九龙洞、金钟山、黄兰峡谷、龙亭峡谷五个奇秀险美景区,春夏秋冬四季均可观赏白云山佛光、日出、云海;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红豆杉、水杉、水松、柳杉、午时莲、娃娃鱼、鸳鸯、金蝉花、杜鹃花等珍贵物种,在黄兰峡谷还生存有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猕猴。

风景

民俗

组图


白云山雪景(丁立凡 摄)

野生猕猴

1

红色文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是全国八个连片苏区之一,晓阳是闽东苏维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隶属晓阳的首洋村建立了中心区苏维埃政府,在东源、前洋、半山村相继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形成通往寿宁的红色交通线,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晓阳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晓阳籍烈士就达40多人。

2

历史文化

晓阳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获评为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晓阳村、龙洋村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有全开放式戏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后公厅,和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奈何桥、首洋通天圣母宫),这些历史建筑保存目前仍较为完好。晓阳镇有福安三贤之一宋代谢翱、闽王谢皇后、宋代谢太后等古名人及古传说,现存有宋元时期古窖址、莲峰寺、锁泉寺、岭下古茶行、打银洞等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独特,流传有鸭娘皇后、三月三白龙祭母、晓阳神戏透天光、五月初五过桥抛粽、六月初一缪仙宫朝拜、正月十四请神、走云赢走船、谷口鲤鱼、仙师降九龙、八仙过海、银坑洞等传统民俗文化。

XIAO YANG

市保首洋通天圣母宫

省保太后公厅


当前发展

03

晓阳镇土壤质量优良,高山气候早晚温差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的“巨峰”葡萄在晓阳找到生长的热土,慢慢打造出了万亩南国晚熟葡萄大棚种植基地。富硒的土质,加之高山云雾润泽,葡萄果实串串饱满结实,黑紫的果粒挂着白霜。果农还依靠高科技的“互联网+”做起电商,或抱团成立合作社,在晓阳镇党委、政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走高端市场,商品远销香港、深圳、浙江等地,实现了劳动成果利益最大化。如今,晓阳晚熟葡萄已成福安市农产品的拳头品牌。

晓阳镇还是坦洋工夫茶的主产区,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金福龙、新南方佳木,有亚高原富硒富锌巨峰葡萄、红心猕猴桃等高山生态农业和晓阳老酒、地瓜粉、红薯粉丝扣、土豆、生姜、太子参、竹笋、马洋花生等优质农副产品。

另有“云山鹿娘”刘坑农场,养殖梅花鹿100多头,以农业观光、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盈利模式,成为近年新晋网红打卡点之一。

云山鹿娘及特产展示

晓阳镇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既有冰臼群诉说亿万年沧桑,又有古村炊烟延续千年烟火,更在新时代探索出一条生态与人文共荣的发展之路。这里不仅是都市人追寻诗意的远方,更是闽东文化生态的鲜活注脚。




来源:晓阳镇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