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抗日救亡战鼓擂——福安抗敌后援会宣传活动纪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7-07 10:31:23




19377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共中央要求全党积极行动起来,将抗日宣传工作做到每一个角落,激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斗争中去。19377月底,福建省抗敌后援会福安分会成立,担负起宣传和组织民众投身抗日洪流的历史责任,并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福建省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


抗战烽火起芦沟,“七·七”事变彻底沸腾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热潮。福安抗敌后援会民众教育馆为阵地,创办《新闻壁报》。通过在馆中工作的“左联作家”刘宗璜的关系,让郭文焕、阮伯淇、陈松青等到民教馆收听电台。他们坚持每天晚上收听,大清早赶抄,随即贴出《新闻壁报》。壁报的出现及它所报道的抗战消息,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福安山城以巨大的震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在人们心中激起了满腔仇恨。


继《新闻壁报》之后,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的进步师生创办了《安农号外》,穆阳的地方绅士也开办《民教抗战周刊》。19379月,抗敌后援会救亡刊物《战鼓》创刊,3天出版一次,中共福安县委通过它向广大民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场上的战斗事迹和陕北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借以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对当时福安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战期间沿海城镇经常受到日寇飞机的轰炸,不少学校因此内迁。福建省立三都初级中学及其附设师范班也先后迁到福安坂中和穆阳,省立三都初级中学后来与福安县立初中合并为联合中学,师范班后来升为福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当时,这两所学校迅速转变为抗战宣传的前沿阵地,率领学生走出教室,以笔为枪,以画为弹,投身抗战。为了做好抗日宣传工作,抗敌会组织学校、宣传团体、文艺团体、民众团体及一切可能的力量,进行宣传鼓动。运用报刊、戏剧、歌曲、墙报、演讲、群众大会等宣传方式,向群众说明目前的形势和出路,揭露敌人的残暴罪行。在活动中,晨呼队最引人注目,每日清晨四五时,由男女青年和中小学生组成的数十支晨呼队,震撼人心的呼喊,唤醒了还在迷梦中酣睡的人们。在全县各地的大街小巷沿途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满街的抗日标语、漫画,遍布城乡的抗日宣传、演讲,告诫人们一天也莫忘国耻,莫忘抗日。福安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很好地发挥了宣传鼓动和“号角”的作用,甚至连出家的和尚、尼姑也组织僧侣救护队,准备随时奔赴抗日战场。福安秋园诗社,在抗战期间积极创作抗日爱国诗词,鼓舞民众士气。有首《征募寒衣歌》这样写道: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想起苦战的将士多么忠勇,赴戎机。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想起被难的同胞多么悲悯,摧心肝。

我们后方多温暖,怎可袖手而旁观。

解衣罢,赠袍罢,集腋成裘有何难。

三军奋发万众腾欢,那怕它坚冰和积雪,一鼓还我旧河山。

“誓雪国耻”是当年每一人热血青年的心声 

抗战时期写在福安街头的抗日标语:枪口一齐向日本帝国主义瞄准

抗战时期写在福安街头的抗日标语:集中力量 抗战到底


在抗日战争中,福安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全县人民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宣传员们不辞辛苦、不分昼夜,深入村村户户,结合群众切身利益进行宣传,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很快被激发出来,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热烈局面。193710月,抗敌会掀起一次抗日救亡宣传运动高潮,福安民众你一分、我一角,捐款十分踊跃,募捐款达2000余元,仅次于侨乡晋江县,为全省第二名。


193710月,淞沪大战激烈,福安奉战区之命迅速征兵500名,不到3天,福安城乡就有600壮丁自动报名应征。500丁奔赴前线之日,福安召开欢送抗日出征将士大会,韩城万人空巷,母亲送儿、妻子送郎,送行队伍人山人海,欢送人群把城郊南门木桥挤得水泄不通。 


19381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此后部队番号多有变更,但人们仍亲切地称之为“老六团”)。214日新四军六团1300多名健儿在叶飞团长和阮英平副团长(福安下白石顶头人)的率领下,告别了闽东故土,踏上抗日的征程。这支来自闽东革命老根据地的英雄团队继承和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和八省健儿一道汇成抗日的铁流,纵横驰骋于大江南北,英勇作战,屡建奇功,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四军战士使用过的臂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抗战八年,福安县一共征拔了约1.3名壮丁开赴前线。这些福安人民的优秀儿子,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忍心抛撇白发爹娘、娇妻爱子,不惜流血牺牲,共赴国难的献身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而英勇捐躯的英烈,将世世代代永远活在每一个福安人的心里。




作者:郑望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