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葡萄销售网“网”住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3日来源:福建日报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建日报发布时间:2012-09-13 05:30:39

福安全市葡萄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万吨。80%的产品市场在外,销往广东、浙江、江西及本省其他地方,近年来扩大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在这些省的许多大城市中设立营销点,有专门的配套组织,目前福安葡萄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福安是如何建立起葡萄营销网络的?

走出去,建立营销网络

9月3日下午5时许,福安市莲山果业专业合作社发往广东东莞下桥水果市场的15吨无公害巨峰葡萄,被当地客商抢购一空。该合作社理事长许光华说,近年来福安巨峰葡萄在广东卖得很俏,每年葡萄产季,莲山果业在广东推销葡萄达2000多吨。去年,在广东东莞下桥水果市场一个客商向他订了一次15吨的大订单。

珠三角地区经济较发达,又与福建相邻,具有较好的市场空间。多年前,许光华看到这一点,就开始到广东做起葡萄的销售。2009年,许光华成立了莲山果业专业合作社,凭着多年在广东做销售积累下来的信誉及人脉,合作社成立后,第一批运往广州江南水果市场的20吨葡萄一天内就销售一空。

随着广东市场越做越大,许光华开始往其他城市发展。合作社招收了一批业务员专门跑业务,联系客商。现在,莲山果业在广东东莞、广州,山东青岛等省外城市以及省内的厦门、漳州、福州等地均设立了销售点。每年在青岛可以销售100多吨的葡萄,在厦门、漳州、福州等省内市场每年销售葡萄500多吨。整个合作社每年销售葡萄2600多吨。今年销往广东深圳的无公害葡萄200多吨(每公斤16元多),再由客商销往香港。

莲山果业在葡萄主产区赛岐镇宅里、狮子头、大盘、小盘,溪柄镇等设立了10多个收购点,每天定点在收购点向果农收购葡萄。每年合作社要在福安收购2000多吨的葡萄。

在福安,像莲花果业一样的做鲜果销售的合作社有百来家,销售人员近千人。除了合作社,还有营销公司、联合体及经济合作组织等从事葡萄的销售,这些组织组建的营销队伍,为福安葡萄开辟了珠三角、长三角及闽、赣、鲁、桂、湘等市场,建立起了营销大网络,使福安葡萄抢占到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请进来,吸引客商游客

象环村是福安市最早引种巨峰葡萄的村,有着近30年的历史。这里产的葡萄全省闻名,每到葡萄产季,福安市区及周边县市的葡萄客商,都会到象环村向果农收购葡萄。

为了宣传推广葡萄,吸引更多客商及游客到象环村,象环村委会通过设计“象环”葡萄商标,建立自己独特品牌;向来村里购买葡萄的客商发葡萄名片;通过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象环葡萄。今年夏秋,象环村还与海都报联合推销葡萄,吸引了一批客商及游客到象环村购买葡萄。

如今,经常到象环收购葡萄的客商有30至50个,他们每年可以向象环村500多户果农收购1000吨以上的葡萄。

葡萄观光旅游是福安葡萄销售的另一个方式。从2009年起,福安赛岐镇、穆云畲族乡把发展葡萄产业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形成以赛岐象环巨峰葡萄园,穆云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的葡萄观光旅游。

溪塔因其独具特色的刺葡萄沟和深厚的畲族风情,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目前,该乡已形成刺葡萄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产值上千万元的葡萄产业带。

据象环村村委会主任陈润焦介绍,该村成片种植巨峰葡萄1700多亩,大棚连成一片,每年吸引着数千游客观赏田园风光,这些游客在品尝象环葡萄美味后,都会买上一两箱葡萄带回去。现在,每年葡萄产季到象环村观赏旅游有2000至3000人,按每人平均购买一箱(每箱5公斤)计算,合计10至15吨。

在福安,旅游销售的葡萄一年可以达到2250吨。而客商上门收购的葡萄数量更是可观。

通过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福安葡萄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形成了自己的销售模式,为福安不断壮大的葡萄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黄少鹤)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