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市坚持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来抓,因村施策,引导村集体活化利用资源、资产,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着力破解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021年,陈清接任里垄坑村党支部书记后,牵头完成占西坑村荒地、园地、山林流转共计900多亩,建立富硒红米、高优茶叶、林下经济等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直接带动16户农户创富,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1万元。
把选能育人、党建引领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共识。今年以来,我市以“提质强村”专项行动为抓手,对439个行政村建档立卡,推动486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领办乡村振兴重点富民产业,成立95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切实提高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致富带富能力;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落,实行“一村一策”,落实一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牵头、一个工作专班直接指导、一批市直部门和一批国有企业对口帮扶的“四个一”整顿措施,推动村落走出个性化的富民强村路。
福安市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 张宝光:我们这基地面积总共600多亩,现在大部分果子企业已经订走了,收购好了。
我市现有油茶林11.88万亩,年产油茶油1000多吨,年产值1.6亿元。立足“绿色油库”产业底蕴,我市出台惠农政策,激发农户种植油茶积极性,并通过推广“合作社+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引导产业延链加工,紧跟市场开发新产品、创建新品牌。
市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陈长义:下一步,我市贯彻实施福建省油茶行动三年计划,2023年计划新造油茶3862亩,低产林改造6500亩,助推福安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改革活权、资源开发法、资产增值等 “强村十法”, 活化资源、资产,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共规划215个村增收项目,其中157个已落地实施。4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村有222个,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有116个。
来源:宁德台 张帆 黄海音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陈菁婧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