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赋能“甜蜜产业”助推葡萄产业发展——福安市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小记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10-24 17:29:54

图片

图片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在省政协“三项活动”的指引下,福安市政协严格按照省政协、宁德市政协关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活动的部署要求,紧扣“建言献策求实效、产业帮扶助发展、服务为民增福祉”三大行动,组织委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农村农民,以实干担当绘就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协画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找准发展路径、激活产业内生动力,成了各地探索实践的关键。对此,福安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履职重心下沉至基层,把协商平台搭建在乡村一线,让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在广袤田野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地处闽东的福安市,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成为当地政协重点履职课题。从茶叶到葡萄,从水蜜桃到食用菌,福安始终在探索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发展的道路。其中,高山晚熟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条道路上最亮眼的实践之一。

金秋九月,当市面上的葡萄渐次下市,福安市晓阳镇的晚熟葡萄正以紫玉般的饱满身姿挂满枝头。走进晓阳镇东源村的葡萄园,一串串巨峰葡萄晶莹剔透,清甜果香萦绕鼻尖;果农们穿梭藤蔓间,娴熟地修剪、采摘、装箱,丰收的喜悦写满脸庞。

从曾经规模小、分布散、科学种植水平不足的“成长烦恼”,到如今产值攀升、品牌响亮的“丰收盛况”,福安高山晚熟葡萄产业的蝶变背后,离不开福安市政协以民主协商为抓手,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开方”的持续助力。


产业升级,技术先行。晓阳镇作为福安高山晚熟富硒富锌葡萄的主产区之一,今年在技术赋能下迎来了品质与效益的双重突破。“今年以来,在福安市政协的指导支持下,晓阳镇持续深化‘2+N’特色产业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实施一系列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安市晓阳镇党委宣传委员兰翔介绍,通过实施葡萄产业发展十九项专项行动,当地葡萄产业不仅实现了控产提质增效,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预计农民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技术落地带来的成效,在种植户的账本上得到了最直接地体现。宁德凯文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缪岳安算起收成时难掩笑意:“我们目前种植了20亩葡萄,每亩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今年可收入26万元。”他坦言,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专业指导,“去年,福安市政协组织专家多次来晓阳指导我们种植葡萄,今年葡萄卖得比较好,是个丰收年。”如今,该公司通过电商、零售、批发等多种方式,已将晓阳葡萄远销长沙、广州等地。


此前,福安葡萄存在产区之间采收期错位、市场衔接不畅的问题。赛岐产区与松罗、晓阳等晚熟产区的采收期相隔一周左右,存在明显市场空窗期。如何打破产销断档?福安市政协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赴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后,提出定制化“促早提质”方案。


“我们学习借鉴先进产区经验,结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提出优化栽培管理流程、实施葡萄三膜促早栽培技术、强化品牌管理等建议,就是为了让晚熟葡萄能提前上市,补上市场空窗。”福安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枝棠告诉记者。


方案落地后,效果立竿见影。“今年收葡萄时感受特别明显,松罗、晓阳等晚熟葡萄产区采收期比往年提前了不少,和赛岐产区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再也不怕断档了。”福安市政协委员、果之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逢建感慨道。


从技术指导到产销衔接,福安葡萄产业的每一步升级,都凝聚着政协系统的深度参与。早在2024年4月葡萄萌芽的关键期,福安市政协便组建专项调研组奔赴浙江省浦江县、慈溪市、温岭市等葡萄主产区考察“取经”,并联合当地召开联动协商会,为产业发展梳理思路、借鉴良方。


基于前期调研成果,2024年4月28日,福安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推动福安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协商。会上,专家专题讲座传经送宝,政协委员结合调研建言献策,最终凝聚共识形成《关于加快推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福安路径的建议案》。该建议案呈报福安市委、市政府获主要领导批示,并被宁德市委改革办(政研室)采纳刊发,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议案不是调查研究的终点,而是推动政策和技术服务落地、助推乡村振兴的起点。政协的职责不仅在于通过调研协商形成有价值的建议,更在于跟踪问效、推动落实,让纸上的‘良方’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效’。”宁德市政协常委、福安市政协主席林志生说道。


今年3月,全省政协系统自上而下开展“建言‘十五五’规划委员话良策”“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三项活动。乘着这股东风,福安市政协顺势而为,推动建议案落地生根:开展“推进我市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福安路径”建议案跨年度跟踪督办协商,深化拓展“有事好商量”委员工作站畅通沟通渠道,引导各界别委员下沉一线,把产业难题解决在田间地头。


在一次次座谈中,委员们围绕品种优化、品牌打造、营销拓展等议题与政府部门、种植户畅所欲言——“建议逐步建立规模化、成片的高标准葡萄种植区”“建议拓展电商等新型销售渠道”“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提升溢价能力”……一条条“金点子”不断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实举措”。其中,“关于支持福安市葡萄、水蜜桃果园土壤改良的建议”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上报后,获省政协领导批示并转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处理,真正实现了问题从“田头”走向“案头”、从“呼声”变为“行动”。

如今,在福安高山葡萄产业的“朋友圈”中,越来越多政协委员活跃其中——他们或深耕技术推广,成为农户信赖的“土专家”;或依托供应链物流体系,不断拓宽葡萄销售半径;或聚焦深加工,推动产业从“鲜果销售”向“高附加值”转型……


据悉,福安市现有葡萄种植面积8万亩,标准化大棚连片成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福安巨峰葡萄”名片越擦越亮。小葡萄串起了产业发展的“黄金链”,也串起了千家万户的“致富梦”。这一特色产业正释放着“大能量”,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我们将继续聚焦高山葡萄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主动搭建平台、牵线搭桥,把更多政策、技术和服务精准送到农户手中,助力这份‘甜蜜事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政协力量。”林志生表示。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缪星

通讯员 秦红丽 王丽丽

编辑:陈菁婧

复审:阮珊妮

终审:林   衍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