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沈和尚,福安市松罗乡洋溪村人。1932年参加贫农团,1933年加入党领导的群众性武装“红带会”,先后参加甘棠暴动、赛岐暴动,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红军。1935年夏,担任警卫班长。翌年冬,任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队长,率队转战闽东各地,巩固和发展了宁屏古游击区。1938年2月,闽东红军整编北上抗日时,任二营营长。至皖南后,改任一营营长。同年5月,率队跟随陈毅、叶飞挺进苏南茅山地区。8月,在北土之战中,率先指挥一营战士用炸药炸开日军一个碉堡,随后配合兄弟部队攻下另一碉堡,歼灭日军80多人,活捉12人。1938年12月,在化装袭击白兔镇日军战斗中,由于敌情变化,身陷重围,壮烈牺牲。
又名云波。福安城关人。“五四”运动爆发后,组织同学先后在福州、福安等地参加抵制、焚毁日货、检举奸商等爱国运动。1924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就学期间,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致力于发动以反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1926年冬与陈毓谦等回福安筹建国民党福安县党部,任筹备处主任。1928年夏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暑假期间,与马立峰等人在福安紫阳小学举办暑假义务学校,秘密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暑假后,与陈镇远、刘醒尘等重返北京,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北京西城沙滩交通工作。1935年奉命返闽,在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试办农业合作事业,利用职便,培养了一批农村党的干部。抗战爆发后,在山东为掩护革命活动给人当家庭教师,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下半年,在山东搞民运工作。肥城县沦陷后,率游击队予以收复,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随即代理肥城县县长,并兼任县游击队队长,在3000余名日军围攻肥城的情况下,率众与敌血战一昼夜。肥城失守后,调平和、泰安、平原、濮县等地领导救亡工作。1939年12月,遭敌逮捕,17日被绞杀于濮县东郊。
来源:中共福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