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照畲村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卢腾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4:42:48
福安新闻网(卢腾)春雾,多情地缭绕着福安市仙岩畲村:有的像轻纱,飘缈于村前茂密的竹林间;有的似彩绫,裹罩着屋舍旁白花盛开、红花绽放的李树和桃树;有的犹如白絮,缱绻在层层茶园的绿丛中。朦朦胧胧的晨雾,给秀色多姿的畲村,又平添了几分妩媚与妖娆。  春晨起雾,必定是个艳阳天。转眼间,一阵阵挟着野外花草馨香的山风,渐渐地吹散了缠缠绵绵的薄雾;顿时,灿烂的霞光洒满了畲村;随即,亮晃晃的水泥路面的村道上,飘起了欢声笑语。勤快的畲家大嫂和妹子们,挎着茶篓,笑嘎嘎地相邀结伴上山採茶;爽朗的畲家大叔,扛着锄头,三三两两,谈笑着去竹林中挖笋,壮实的后生仔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地骑着摩托车,鱼贯似的驰下山去城里打工。在呼啸而过的车队后,几位畲家大婶颤悠悠地挑着水灵灵的青菜也往山下赶,她们清楚地记得:往昔村道没修好时,抬头望,城区就在眼下,可挑担下岭要转13道弯,还得过一条渡,别说人劳累了大半天,挑到城里的青菜早就蔫皱了叶,全没卖相;要是提一笼鸡鸭到城里卖,遇到大暑天,至少要闷瘟掉二、三只,唉,艰辛又窝囊呀!现在,路修通了,担子只要挑几步路到村口,搭上进城的班车,不消半个小时,就将青菜送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又鲜又嫩,人人喜爱。瞧,她们春风满面地挑着菜担,心里多舒畅呀!  红彤彤的太阳升高了,明丽的阳光潇潇洒洒地照进了畲家敞开的窗户,家家的厅堂都亮堂堂了。要知道,往昔贫寒的岁月里,阳光总难亲近畲家人,那时,畲家人住茅寮土屋,为防匪兽抵寒风,大都不敢开窗口过日子;有开窗口的人家,也只是在土墙上端凿开个外小内大的圆形小洞,那就是畲屋独特的喇叭窗,螺壳窗,阳光只能歪歪斜斜吝啬地射进屋,阴湿的居住,让人心寒又憋气!捱到了新社会,畲家人才拨开乌云见青天,挺起腰杆过日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畲家人靠勤劳致富,一座座红砖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户户畲家人笑盈盈地搬进了有玻璃窗的新居,尽情享受阳光的沐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来到仙岩村视察时,就是坐在钟大伯新居明亮的厅堂中,笑微微地与畲家人谈生产、谈生活叙家常,在场的一位大嫂,情不自禁地唱起畲歌颂党恩。  艳阳照畲村,畲家人的生活在阳光中不断地幻出新的光辉。仙岩村后山,高耸着一座蕴含有神话中美丽名字的山岗——仙人鼻顶。自从这岗顶建起电视转播塔,畲村就魔幻般出现了新景象,家家户户的屋面上,争先恐后地竖起了接收电视讯号的鱼骨形天线。电视进入了畲家,不仅丰富了畲家人的文化生活,更是将他们的视野从山中扩展到外部世界。现在,畲村已接通了电视闭路讯号,屋上的鱼骨形天线完成了历史使命,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眼前,畲家屋面新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家用水塔,这表明畲家人的室内厨卫革命进入了新时代,享受着城里人一样的物质文明。你看,白炽的阳光照射在金属水塔上,闪耀着熠熠光芒,多像那畲家人脸上绽放出幸福灿烂的笑容!  金光四射的阳光,热烈地亲吻着仙岩村中小学那杆迎风飘扬的红旗,这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县级民族实验小学。1952年建校,单从这一点,就足见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建校初期,虽然办学条件差,但亲亲热热地接收了5个县、13个乡镇畲汉学龄孩子,最高峰时,学生数达到500多人。那时,每个班级都一室三用,(即白天当教室、膳厅,夜里拉上布帘当寝室),畲汉师生相处的像一家亲。“人民日报”1986年9月21日8版,以“畲山的教育明珠”为标题,报道了他们的典型事例,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991年被国家教委、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金光闪闪的奖匾挂在教学楼前,激励着老师努力工作,学生发奋学习。今天,畲山教育的明珠,又焕发出新光彩。新校园,花草拥簇,环境优美,高高矗立着教学楼、综合楼。楼内有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还有舒适的寝室、宽敞的膳厅。目前,校里就读的大都是畲山留守的孩子,和部分城里打工者的子女。孩子们寄宿在校,得到老师像父母般精心呵护,他们走进膳厅,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进入寝室,可以睡上温暖的床铺;坐到电脑室,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点击到有趣的动漫片看。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稚嫩的童声飘荡在畲山上空,就像喜鹊在欢悦地高鸣,预报着畲村明天的阳光更艳丽!
作者:卢腾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