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放射日,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帮您揭开医疗“辐射”的神秘面纱,让您今后做检查时,心里能更明白、更踏实。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关键认知:辐射,其实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享受的阳光里有紫外线,这是一种辐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家里的砖石建材,甚至呼吸的空气里,都存在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这种来自自然环境的辐射,我们称之为 “本底辐射” 。我们每个人每年平均会自然地受到大约2-3个毫西弗(mSv)的辐射。所以,辐射并非是医院的“专利”,我们一直在与它和平共处。
那么,医疗检查中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做个形象的对比:
拍一张胸部X光片,辐射剂量大约是 0.03mSv。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您在自然环境里正常生活5天所接受的辐射量。
做一次胸部CT,剂量相对高一些,大约是2.9mSv。
这又相当于什么? 差不多就是您一年的自然本底辐射量。
听到CT的剂量,您可能还是会想:“这听起来也不小啊。”请您换个角度想:当医生建议您做这项检查时,意味着明确诊断带来的健康收益,远远高于那一点点理论上存在的、微乎其微的风险。
这就像一次 “精打算的健康投资” 。我们用一个可控的、安全的代价,去换取至关重要的 “病情情报”——比如发现早期的肺癌结节、看清复杂的骨折情况、找到体内的出血点等等。
施建伟医生:刚才刘振红医生已经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x线辐射的知识。请大家放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检查,是我们医学影像科工作的最高准则。我们有三重“安全卫士”为您保驾护航:
1.【最优原则】:在开具检查前,医生会进行严格评估。根据病情优先选择超声、磁共振(MRI)这类无电离辐射的检查。
2.【防护原则】:在检查时,我们会对甲状腺、性腺等非检查部位,用专业的铅衣、铅围裙进行重点防护。
3.【低剂量原则】: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剂量”。同时,技师都经过严格培训,会为患者设置最合适的扫描参数。
总而言之,医学影像就像是我们洞察身体的“慧眼”。
对于医疗辐射,我们无需过度焦虑,但要科学对待。
请相信,在每一次检查的背后,我们的医疗团队都将用最安全的方式,守护您的健康。
视频制作:福安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
编辑:陈菁婧
复审:阮珊妮
终审:林 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