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社口镇 柳滨
一、文化铸魂升级文旅乡村
自隋唐以来,这方圆188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缕茶香飘过了千百年的时光。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福安茶人以当地土生土长的“坦洋村菜茶”试制红茶并取得成功,1851年正式以坦洋工夫命名,从此工序精制的坦洋工夫逐步风行世界。
近年来,社口镇不断推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创新走出一条“村、人、茶、文、旅”多元化融合之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红茶大赛暨坦洋工夫茶旅文化节、开茶节,让茶文化通过各种形式、面貌,展现给世界;承办“致敬经典·情常在”坦洋工夫红茶新品发布会,编排歌舞剧《坦洋茶歌》,出版小说《坦洋风云》,追忆那些与茶有关的岁月,电视剧《人间有嘉木》即将开拍;设计开发“遇见坦洋”新式茶饮、茶点,以及帆布包、香囊等“有用、有颜、有趣”的文创产品,让文化产业“鲜活”起来,吸引更多群众感受、亲近、品味特色茶产品。
“养山富山”主题公园建成后,这里一定成为亲近大自然、闲适漫步的好去处,丰泰隆党建培训基地、仿古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和河道整治等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还开创了3大主题茶旅研学路线,以“茶乡观光休闲+特色民宿+茶文化研学”的发展模式,引“茶为基础,旅为纽带,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全力打造集茶旅、研学、综合实践教育为一体的研学旅游综合教育基地,致力将坦洋工夫茶文化弘扬光大。
二、产业转型创建富裕乡村
一片叶子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社口镇依托中茶所、福建农林大等高新科研力量,设立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引进金牡丹、黄观音、丹桂等优良品种的同时,运用物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等智慧农业核心技术打造全国首个5G农业智慧茶园。围绕“强基础、补短板、促发展”持续精准发力,突出特色茶产业优势,以结对共建、企农帮扶、电商直播等手段,让“坦洋工夫”发出时代“最强音”。
企业农户引帮扶,共同迈向小康路。我们通过建立“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推广福茶·契约贷、入驻振兴之路福农驿站,同时抓好茶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和集群发展,建成集研学、良种繁育、疗养、茶学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线上线下两手抓,电商销售拓销路。我们积极引进电商企业进驻开展农村电商服务,通过“坦洋工夫”电子商务中心,采取“互联网+茶叶”推广销售新模式,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将社口打造成福安乃至闽东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的核心区。
三、党建引领谱写美丽乡村
30多年来,社口镇人民群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赓续发展。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实施“4321”党建工作,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统领坦洋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一统三融合”工作格局。同时探索“农村党建+非遗文化+红色旅游”的“1+1+1”党建研学旅游模式,泡好坦洋工夫红茶,讲好习近平“四进坦洋”和坦洋茶文化故事。把党员聚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推进坦洋村“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努力在乡村振兴中把坦洋村建设成真正的“领头羊”。
坦洋村的情谊,不止在当下。坦洋村的美好画卷,正在一笔一画用心描绘。产业是基础,科技是引擎,文化是灵魂。“坦洋工夫”茶名片将重塑新面貌,在新时代下赋予新的含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以更加活力、积极、健康的姿态谱写新的篇章!
制作:福安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