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已有多名孩子被骗!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2-26 21:31:14

注意!注意!

寒假期间

因学生在家玩手机的时间变多

骗子利用孩子们阅历有限、易遭恐吓的心理

量身打造了许多诈骗剧本
“高价收号!”“免费皮肤!
此类广告对孩子来说极具诱惑性
让寒假成为骗子们的“淘金良机”
2024年春节假期,宁德市针对中小学生的游戏皮肤、道具、账号交易类诈骗发案十余起,占总发案数的1/3







案例一·免费领游戏皮肤









2024年2月,霞浦县的王某(15岁)玩游戏时看到有人发消息称免费送皮肤,便添加对方qq。随后对方给王某发送了一张二维码截图,待王某扫码领取时,页面提示其为未成年,涉嫌违法领取皮肤导致对方账号被冻结,现需王某配合解冻,否则对方将会报警。王某十分恐慌,在对方引导下多次转账,被骗金额170000余元。

套路分析

(一)骗子在游戏内或者APP中发布赠送皮肤的信息;

(二)受害人私信后,诱导受害人转移至其他社交平台添加好友;
(三)添加好友领皮肤时以受害人为未成年人,涉嫌违法领取皮肤需要“解冻”为由,让受害人进行转账







案例二·高价回收游戏账号









2024年2月,屏南县华阳小区彭某(17岁)玩游戏时,有人联系其称想高价购买其游戏账号。谈好价格后,对方引导彭某至“交易猫”平台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资金到达彭某“交易猫”账户,于是彭某申请提现,却被平台客服告知因彭某提现账号输入错误导致冻结,需要缴纳保证金才能提现,彭某信以为真,被骗20000余元。

套路分析

(一)骗子冒充买家联系受害人称要高价购买受害人的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
(二)引导受害人至非法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三)以“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案例三·网络游戏衍生类









2024年2月,福安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燕某(9岁)在某语音平台上发现有陌生人关注她的账号,便回关了对方。对方将燕某拉进平台上一个语音房内,房内有人自称警察,说燕某涉嫌在该语音平台上骗钱,让其配合调查解除嫌疑,若不配合将让其监护人坐牢五年。随后通过手机视频通话诱导燕某将摄像头对准母亲手机的微信支付二维码,被骗5990元。

套路分析

(一)骗子通过游戏平台添加受害人;
(二)冒充警察、律师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说其涉嫌违法,如不配合调查,则抓其父母坐牢;
(三)随后诱导受害人瞒着父母偷偷转账

警方提醒



1.不轻易接受“游戏好友”搭讪和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请

2.不轻信免费领皮肤、低价购买装备、代练升级等广告。

3.各位家长要加强个人手机支付的安全保障,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小额免密支付功能请关闭;孩子使用手机过程中要多留心查看,并严格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游戏。




来源:宁德广播电视台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