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成功申遗 强村富民再显“功夫”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2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2-12-02 20:39: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市作为福建省主要产茶区,现有茶园面积30多万亩,近40万人口涉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与茶叶密切相关。近日,我市最具代表性的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成功申遗,为文化赋能我市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施立强:我们经过抖的工序,分出来的茶,大小把它分开,小的一是形比较好看,二是香味比较清醇,味道比较醇厚,大的味道就没有那么浓厚,香味没有那么足。

12月1日,在社口镇坦洋村,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施立强正在指导村中年轻人制茶。据了解,坦洋村种茶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村民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精制而成的坦洋工夫红茶,外形条索圆紧匀直,色泽乌黑油润,叶底色佳耐泡,汤色红艳明亮呈金黄色,滋味鲜浓、醇厚、甜和,既适于清饮,又宜于“调饮”。早于1915年,就和国酒茅台一同摘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施立强:坦洋工夫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采用手工精制技艺,毛茶要经过抖、捞、搭、拨等工序,把茶条按粗细、长短分出不同等级,再按条形大小进行拼配,产生等级不同、口感不同,风味各具特色的茶品。

近年来,坦洋村一方面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积极推动非遗技艺传承,一方面深耕茶产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茶种品质、制作技艺的改进,适应市场需求。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施立强: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坦洋工夫茶种类、口感的创新,依托省农科所,选育出悦茗香、茗科1号、金牡丹等多款坦洋工夫优良茶树品种,同时在生产中创新加入乌龙茶做青工艺,制作出来的坦洋工夫具有明显的花果香,受到市场欢迎与认可。

社口镇坦洋村村民 林正锦:我父辈都是制茶的,我从小耳濡目染,从事了制茶行业,听父辈说过坦洋工夫的辉煌历史,作为坦洋村的制茶人,深感身上肩负的责任,希望能和村民一道,通过不断提升茶叶的品质,提高制茶的技艺,让更多的人认识坦洋工夫,为坦洋工夫走遍全国、走向国际做出绵薄之力。

多年来,坦洋村先后完成茶园改造1500多亩,茶园面积由2012年的3492亩扩大到2021年的491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465元增加到28956元,茶业产值达2.2亿元。11月29日,“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坦洋工夫发源地的茶人对重振“坦洋工夫”品牌雄风,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显“百年功夫”信心倍增。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施立强:这次申遗成功,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倍感振奋,对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下一步,我们将传承好坦洋工夫制茶技艺,持续创新,不断研发,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口感品质,同时推动品牌建设,让百年坦洋工夫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

社口镇坦洋村返乡创业青年 凌江华:茶叶的发展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我更加坚定了回乡创业的信心。我将继续引种新品种,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产房,钻研制茶技艺,为坦洋工夫的品牌化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陈晓峰 陈雅芳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