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龙抬头 | 与你共享福安博物馆中的龙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3-06 16:54:25


蕴涵喜庆祥和

风调雨顺的中国龙文化

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

生生不息的神圣象征





农历龙年

让我们一起寻找福安博物馆中的龙





福安文庙(学宫)旧址的龙

这是出土于福安文庙(学宫)的鱼跃龙门碑,堪称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这是一块青石浮雕的局部,明代嘉靖十四年(1522年),福安学宫迁建于“重金山”西南面,这件石雕应是大成殿前丹墀的浮雕。


从元代开始,规定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五爪龙。


孔子被后来的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享受帝王称号,文庙的龙是可以有五爪龙的。


石雕的波涛之上,空中云霓连成一道拱形龙门。双龙相向飞舞,龙的刻画,威猛雄健。


波涛中,鲤鱼腾起,逆水飞跃龙门,象征蟾宫折桂。


雕工精细,古朴凝重,透出深沉厚重的历史气息,是馆藏文物中一件难得的瑰宝。


逆水向上的鲤鱼,越过龙门,就能化鱼为龙,象征金榜题名,踏上仕途。鱼跃龙门的石雕见证,自明代嘉靖以来的五百多年间,古代福安的莘莘学子,在此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子曰诗云,弦歌不辍。

红铜鏨造的宋“铜龙”

红铜鏨造的宋“铜龙”。长14cm。从头到尾,线条流畅,行云流水,顾盼生姿,玲珑可爱。可以想象,古代工匠打造的这条龙,在初生的那一刻,金光耀眼,闪烁奕奕神采,人见人爱,赞声不绝。

2024




福安民间处处可见龙的元素




溪潭高岑村“薛令之祠堂” 台阶中央龙的浮雕


廉村的龙浮雕


郭氏祠堂的龙构件

晚明时代,朝廷任命福安人郭鸣琳赴广西桂林,任职皇室“靖江王府”的长史,主管王府事务。至崇祯元年,任满辞职,逝于家乡。朝廷感念他的德才,恩准为其树立高等级的牌坊。这是牌坊顶端象征皇家御赐、双龙环绕的“恩荣”石雕。

狮峰寺大雄宝殿藻井中心彩绘团龙

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的狮峰寺,现存的大雄宝殿是明代建筑,保留唐宋风格。宋《三山志》就有记载,那时叫做“西峰院”。这个大雄宝殿可不简单,《福建通志》称它是福安“丛林之冠”,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畲族的各种龙头杖

畲族也十分崇拜龙。龙头杖象征着某种至为神圣的宗法权力。

妈祖庙神龙壁画

旧时,长溪沿岸常见龙王庙。沙坑村有一处“紫薇龙井”,溪边“妈祖庙”神龛的“神龙”壁画,满壁烟云氤氲,飞龙威风凛凛,是旧时浙南民间画匠画的。

舞龙


赛龙舟

在福安民间,元宵舞龙灯、端午龙舟竞渡是自古以来的风俗。


有趣的是,舞龙的贺帖往往写着“沙坑紫薇龙王行乐”的字样。唢呐声声,龙腾虎跃。有“龙抢珠”“龙赐甲”“龙缠柱”“龙腾云”“龙行雨”等动作花样。

天马山宫庙屋脊双龙灰雕


楼下村古民居“照墙”上的龙凤图案



见龙在田,春回大地

二月二龙抬头

祝我们鸿运当头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



供稿:福安市博物馆

供图:福安市摄影家协会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