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学子钟潘禾煦:传承与弘扬畲族文化 薪火代代传传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2-05-06 16:54:52

东南网5月5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再过一个来月就将迎来高考,在宁德市民族中学就读高三的钟潘禾煦在紧张地备考中,他希望将来能学习历史文化专业,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他积极关注本民族文化发展,在校期间,他参与了畲族文化的相关调研,为推广畲族语言出谋划策,今年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宁德市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有畲族人口近20万人,占中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福建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钟潘禾煦发现,身边大部分畲族青少年都不会讲畲语,只有老一辈的少部分人才会说。他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 ,在经过畲汉的长期通婚、混居后,畲语使用功能衰退的趋势越发明显,应该引起关注并采取特别的保护性和发展性措施。“我到了初中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学习畲语,绝大多数畲族村民对本民族语言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普遍认为应该且能够世代流传下去。” 钟潘禾煦说道,畲语使用功能衰退主要原因有语言环境的缺失、青少年畲语教学不够到位、畲语的继承与创新不够等。在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中,钟潘禾煦提交了一份《关于在畲族地区中小学开展畲族教学的提案》,获得中学组“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他希望通过提案引起社会的关注,他提案中提出了开展畲语课程教学、提高本民族语言师资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人为的传承等方面的建议。“可以将畲语教学列入课程当中,还可以通过民歌、民谣等形式来进一步进行畲语教学,同时,对畲族母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钟潘禾煦表示,通过畲拳、畲药等畲族文艺方面的传承与学习,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畲族的文化和历史,更好地进行创新发展。近年来,宁德加强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钟潘禾煦所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三”校园畲族文化艺术节,有畲歌合唱团,还有畲族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钟潘禾煦还立足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较为优异,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还热爱艺术,从小就学习书法,隶书作品《陋室铭》获“2016中国少年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大展”金奖。他爱好运动,曾代表宁德市市队参加福建省少儿足球锦标赛,获得第二名。在校外,钟潘禾煦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疫情期间,他也想为疫情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便主动报名参与福安市金沙花园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测量体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并以自己的抗疫经历为素材,制作了《共同抗击疫情,争做最美家庭》的短视频。作品获得宁德市“共同抗击疫情,争做最美家庭”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我生于红旗之下,长于春风之中,以青春之名书写对党的清澈挚爱。” 钟潘禾煦说道,身为一名畲族学生,倍加珍惜今天取得的荣誉,在校期间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过硬本领,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矢志前行谱写青春之歌。
来源:东南网
作者:卢金福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宋诗莹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