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头察阳古街:市井深处留驻烟火记忆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11-18 09:31:07

图片

图片





傍晚时分,福安市阳头街道察阳古街迎来了一天中的繁华时刻。游客们惬意地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品味着老街的独特韵味。在这条不大的街区上,汇聚着新式茶饮、咖啡糕点、古玩、手作等各色网红新业态,很难想象几年前的察阳古街还是一条即将走向落寞的街区。

图片

阴亮 摄

被人遗忘的古街,如何重生为一条热闹的街区?答案是:一场基于古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精准改造。

作为福安曾经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察阳古街沿街木构商铺曾经钱庄、布庄、鱼行、旅社、首饰店、糕点店林立,仅上世纪三十年代,茶庄就达9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后随着现代街区和商业发展,渐而部分建构演变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大量的古建筑空置或未及时维护而逐渐破败。

转机源于2018年,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将福安市阳头历史文化街区认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后,借助东风阳头街道将古街古巷的保护和传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2021年,古街正式开启它的“变身”之路。“针对察阳古街居民的多样性需求,古街建筑和景观的改造工程均以复古修旧风格为主。”福安市阳头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郑超介绍,外墙复古、雨污分流、线缆入地……经过一番精心内外修整,原本古街两侧墙上杂乱无章的缆线“隐形”了,路面“披上了”仿古青石板,古街以全新的面貌重归大众视野。

图片

刘岩生 摄

古街“活”起来,人气火起来。察阳古街改善提升后,很多老店老宅被活化利用。目前入驻沿街店铺近60家,涉及特色美食、传统竹木工艺、古玩等,更有时下年轻人所喜爱追捧的非遗漆扇制作、簪花体验、汉服写真等国风项目。对于热衷新地标、新事物的年轻人来说,察阳古街已成为他们日常打卡地方之一。

钟幼雄是福安市畲族银器、畲族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古街升级改造后,他顺势投身古街业态发展,入驻其中开设了一家“畲草堂”非遗传承馆。“从我太爷爷那一辈起就与畲族文化联系紧密,从小耳濡目染中我也学会了畲药、畲银的制作,因此也希望把这些畲族技艺传承下去。”谈起在古街开办畲族非遗馆的初衷,钟幼雄表示,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畲族文化,他在馆中开设了畲族银器制作、畲族医药、畲族蓝染及宋式团茶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及研学活动,节假日时,常常吸引不少学生、游客前来沉浸式感受非遗。

“目前,我们已经开办了13期畲医药研学活动,手把手教学生们识别常见畲药,让孩子们了解畲族文化。此外,店内还出售一些畲族银器制品及畲族美食等,这些都深受顾客的喜爱。”钟幼雄自豪地说。

图片

阴亮 摄


图片

席国胜 摄

从传统工艺到新式业态,察阳古街,既保留着传统的竹编制品及祖传青草药店,又融入了新时代的消费需求。

走进一家名为“檐下”的咖啡屋,咖啡与茶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店主陈晓燕正耐心地为顾客制作手冲咖啡。在她看来,店铺所在的老街与其他古街区相比“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这里的一石一木、一墙一檐,不一样的是这里既是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居民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她选择在此开店。

“察阳古街上有许多新潮店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本土与时尚的碰撞和融合,这也是年轻人喜欢来这里打卡的原因,现在,我们也有了一些固定客人,晚上会选择到店里落脚,喝一杯咖啡,点上一些甜品,再慢悠悠地聊天。”陈晓燕说,未来,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店铺加入,让古街不断焕发新光彩。

图片

林森 摄

除新业态以外,阳头文化街区保有以“一街六巷”为主体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以察阳古街为轴,向两侧铺展开来,其中包括1处国家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45座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好似开放的“博物馆”,成为察阳古街引流的重要部分。

如今行走察阳古街上,青石板路连接着古今,传统手工艺店与新潮文创空间比邻而居。居民在自家门前闲话家常,游客拿着手机记录古街风情。古码头旁,几棵百年香樟树依然挺立,见证着古街的昔日繁华与今日重生。这一切,正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保护原则的最佳诠释。



来源:闽东日报

编辑:王雯秋

复审:宋诗莹

终审:林   衍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