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走进廉村拍摄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李广 席国胜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9:58:16

    福安新闻网消息(李广 席国胜)继5月26日-28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前来穆云溪塔拍摄畲族端午习俗后,这几天,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央视CCTV-4《记住乡愁》栏目组,“扎根”省廉政教育基地廉村,忙着为福安拍摄大型纪录片,该村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赐封为“廉”的村庄,是开闽进士“明月先生”——薛令之的故里,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生态文化村。至今仍保留完好古城堡、古官道、古码头等。



栏目组紧张摄制中


    此次央视摄制阵容庞大,拍摄中还首次采用多轴飞行器,以“人、景、机”三位—体多角度、多方位、多场景讲故事式拍摄,从历史人物发展轨迹直白叙述。从中观众看到该村百姓在信仰如何传承和保护,社会部门如何挖掘与保护等。



    廉村旧名石矶津,目前有村民2800多人。村里有三条古官道,每条古官道都寓意着“方正刚直”,在祠堂门口的路面上会有鹅卵石铺成的圆圈。据说,廉村村民看来,道路中还蕴含着人生哲理,不仅代表陈氏子孙后代血脉相连,也寓意老祖宗要求子孙做人做事要圆圆满满,不能有所缺憾,行为准则上不能有所缺失。这也在宗族族规上有所体现,古时候但凡离开家乡外出为官的人,如果不能做到清廉,百年之后不被允许回到廉村,族中也不给他留安葬之地。



    至今村里仍然完好保留着的有明代修建的周长约1258米,现存850米的古城墙。三条明代古官道,横贯廉村古堡的东西。官道两侧尚存大型明、清时期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城东有明代古码头2座,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也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古官道


    在廉村中心位置有个凤池,旁边曾经是村里的私塾,凤池中种着莲花,旁边种着桔树,就是告诫读书的子孙,为人要清廉洁身自好;廉村的古宅上都悬有两条鱼,应的就是汉朝羊续“悬鱼拒贿”的故事,寓意廉村人户户悬鱼、清廉天下;在廉村,现仍有一口明月井。当地传说,薛令之及第后,其父母教育他为官要像明月纤尘不染、像井水冰清玉洁。



    又一场以“廉”为主题的传统闽剧在廉村上演,全村人老老少少同看一台戏,把“廉”的文化和精神融入到心灵深处。村的另一个祠堂也正在举办“廉村讲堂”,在这里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为一体。



    廉文化在该村高于一切,世代相传的廉文化成了村民最高的信仰,每年6月村里都要祭祀明月先生,周边县市、村庄的人也纷纷带着学子到明月祠,为纪念明月先生求考试顺利,取得功名时也要明月先生一样廉洁勤政。地《周礼》中曾经提出“廉”一般用于为官廉政,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



古祠堂中双狮对望


    以薛令之为官清正廉洁为素材,充分挖掘廉政文化的内涵,福建省各级党政部门干部都有组织到廉村参观学习,如今的廉村也成一个党员干部“学廉、倡廉、述廉、评廉”的教育基地。市纪委每个月都会在这里举办“廉政讲坛”等活动。



福安首个乡村讲坛——“廉村讲坛”


    据了解,在此之前,还有央视的《走遍中国》、《远方的家》、《致富经》等栏目组到过福安拍摄!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李广 席国胜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