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船匠今朝成船模师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5:53:50


陈义鸿在雕刻一艘船模的底座。


陈义鸿制作的长达1.6米的大型船模,制作工期约5个月。


雕琢装饰用的波浪纹。



    宁德网消息 (记者 苏晓洁 文/图)
“一帆风顺”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对旅途、事业顺利的祝福。古人们也许不会想到,那辉煌一时、乘风破浪的木制帆船,而今已被铁壳轮船取代,没入历史的长河。十年前,他曾是一名优秀的船匠,当古老的木壳船日渐被铁壳船淘汰,他便将昔日的技艺用于对船模的制作,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船模师之一。他,就是43岁的陈义鸿。

  一次,记者从赛岐镇的地街上经过时,偶然发现了陈义鸿的船模工艺店。正对店口的桌上摆着一艘长约1.6米的帆船船模煞是惹眼,而在其左侧的木柜上,完工或尚未完工的几艘船模错落地摆放着。店中有一长条状的木制工作台,陈义鸿正坐着仔细雕刻一个船模底座。几句闲聊后,陈义鸿向记者讲述了他从事船模制作的历程。

  那年,陈义鸿16岁。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初次与船接触——在福安市溪潭镇沙岩村,这个拥有上百年造船历史的小村落,开始造木船。带他加入这一行业的是他的父亲,他一家世代在这造船。

  渐渐地,陈义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船匠。而木壳船却因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订单越来越少,陈义鸿从造木船,逐渐转为造铁壳船。由于“造铁壳船比较危险”,且在烈日下造,这比在林木掩映下造木船“辛苦得多”,陈义鸿便萌生了另谋出路的想法。

  十多年前的一天,甘棠镇外塘村一位船老板,因乔迁新居,想在家里摆一张船模。船老板找到了陈义鸿。就这样陈义鸿的第一艘船模诞生了。

  从此开始,陈义鸿兼职制作起船模。随着订单增多,2009年,他在福安市赛岐镇的地街上开了一家船模工艺品店,制作船模成为他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1] [2] 下一页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