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李雪漫山何处是?山水潭头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8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5-18 18:26:33


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潭头镇










潭头镇,原名“潭川”,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曾一度遭水毁,仅存废墟,遂迁至对岸“潭头里”,故后称为“潭头”。1960年8月从上白石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潭头人民公社;1961年改称潭头区;1968年复称潭头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潭头乡;1992年6月改称潭头镇,名称沿用至今。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712.jpg

当春风拂过闽东大地

潭头镇的3万亩芙蓉李园便化作

一片雪浪翻涌的海洋

这处距福安市区16公里的世外桃源

东接柘荣,北连寿宁与浙江泰顺

以156平方公里的青山碧水为卷

29个行政村如星子散落其间

3.6万潭头人用双手绘就一幅

“中国芙蓉李之乡”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01.

农业为基

李香醉人


春赏李花雪,秋摘蜜果红

潭头镇以

“重振闽东芙蓉李品牌战略”为笔

书写着“党建+产业”的振兴故事

党员带头深耕田间

技术帮扶如春雨润物

芙蓉李年产量稳定增长

年产值持续攀升

在潭头农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分量

微信图片_20240909152339.jpg

每逢3月“李花文化周”

棠溪村的3400亩李园便与明清古建共舞

非遗幔帐戏在花影下流转

老电影放映厅的胶片声里

游客亲手制作的漆扇、T恤

正悄然擦亮“芙蓉李之乡”的金字招牌

“三旦面”“盐卤豆腐干”“油茶”“李干”

也在古法技艺中留存乡愁

32323.png
汾洋豆干.jpg
李干.jpg

 02.

古韵新生

文旅交融


潭头镇的底色

是革命老区的热血丹心

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纪念活动的

圣火在此传递

第三届红色太逢“村BA”篮球赛的喝彩声中

“体育+文化+旅游”

的融合模式正茁壮成长

后洋村“三英展陈馆”

太逢村“福安革命委员会旧址”

与南岩村的红色研学基地串联成线

微电影《铁血岁月》在棠溪村取景

让革命岁月的峥嵘在光影中重生

14.jpg33d5fd641834e62c8835f73a8b45c1db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南岩村红色文化纪念馆 上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区.jpg

行走潭头

亦是穿梭于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时光长廊

棠溪村“百年回眸”古街的青石板上

九榕树的年轮里镌刻着商贾繁华

南岩村的百年古厝化作“南岩讲堂”

孩子们在农耕实践中触摸土地的温度

39061439e95671000d4ca60dff1a4dc.jpg

武陵溪如碧玉腰带蜿蜒

串联起李园、茶山与库区

龙井坑瀑布群飞珠溅玉

骑行者穿越7公里生态绿道

恍若穿行于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中

高岩村百丈岩瀑布垂落千尺

恍若仙人濯锦遗落人间

微信图片_20241111113929.jpg
汾洋龙井坑.jpg

 03.

文创赋能

产业跃升


在潭头镇,非遗不是尘封的记忆

而是指尖可触的鲜活

全国首家“零合成洗涤剂示范村”

落地南岩

高山茶油与野生草药化作环保手工皂

让传统产业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1565.png
微信图片_20250504150620.jpg

以南岩村为试点打造

“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 

引进台湾团队入驻南岩村

将老旧危房改造为

“福人号召文创奶茶铺

二楼露台俯瞰古村全景

一杯古早味奶茶

便是半日闲暇时光

南岩驿站(奶茶店).jpg
65656.png

 04.

生态体验

诗意栖居


若想读懂潭头镇的烟火气

须得走进下洋村的“开镰丰收活动”

稻田里

游客与农人一同割稻打谷,摸鱼嬉戏

现蒸的“开镰米”香气氤氲

农家宴上的菜肴皆是土地最慷慨的馈赠

7ae5a4391654f73241e3f18e408eab3.jpg
8f62d71f93fe3fa90e9f1716e48c502.jpg

棠溪村的古法茶油工坊中

沉甸甸的油锤挥就匠心印记

金黄茶油流淌出“金色产业”的富足

87878.png

而鹅山村的畲族民俗活动

宝塔茶的清甜

山哈带的斑斓、畲歌对唱的悠扬

则将人带入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卷

微信图片_20241011154108.jpg
鹅山9月9 (2).jpg
图片

若问仙乡何处寻?芙蓉花开映李林。

 

???? 福安市潭头镇,等你共赴山水之约!




部分图片源自今日福安等网络媒体

来源:潭头镇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