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3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9-03 20:13: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全省示范县,我市持续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补齐城乡融合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真正让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眼下正值松罗乡高山晚熟葡萄上市季。当地葡萄园里一片丰收景象,果农们忙着采摘鲜果,装筐外运。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松罗优质葡萄每天都能快速便捷的出村进城,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葡萄从产区拉到松罗分拣中心,由于路面洼洼坑坑,果穗容易掉粒甚至整穗都烂了,拉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现在自从公路建设后,从产区运到分拣中心只要5至7分钟就到了,路面很平整,拉的过程也不会掉粒掉穗,不会对品质有影响,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效益。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有效联动公路沿线优势产业,仅葡萄产业这一块,实现福安葡萄24小时省内配送到户,48小时直达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在上级的支持下,松罗乡三年多来累计投资近四千万元,建设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对全乡三分之一的农村道路进行提级改造,实施路长制常态化管理,进一步消除交通瓶颈,促进农村公路网络化,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我们先后完成了县道柏松线11公里,乡道山南线、赛王线等11.3公里的道路拓宽改造,共计24.3公里。道路由原来的4.5米拓宽至6.5米,并对一些弯道进行取直,达到四级路标准。同时推行“路长制”实现常态化管理,道路专管员每周对全乡境内73公里乡村道路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道路顺畅通行,为松罗葡萄、茶叶等农产品运输、文旅发展、群众出行等提供便利。
松罗乡农村路网变化是我市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中,在全省率先推行“路长制”,改革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方式,引进“路掌通”等智能化手段,不断改善农村交通环境,提高养护管理质量。目前全市18个乡镇拥有农村公路里程共1763.16公里,所有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通自然村道路也基本全面硬化,并创建县道霞楼线、穆凤线、福穆线、湄瓮线等“党建+”生态示范路85公里,实现“一路一景一样板”,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升。

我市还将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作为“四好公路”运营好的有效抓手,推动建设站旅融合、站销融合等模式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破解农村物流寄递收件难,打通农产品高效“进城”渠道。
在松罗乡,原有的客运站被改造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引进“村村通”新能源客车联结起各村与运输服务站点、城市间的联系,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实现农产品、快递件等多场景配送,畅通客货邮融合发展渠道。我们松罗乡总共有8辆村村通,其中7辆覆盖松罗乡19个行政村,每天早晚两次,方便群众出行,农产品出村进城、快递下乡。比如农户要寄菜、农产品到城里,可经过村村通带到我们镇的服务站里,再配送到城里去。以前我们的快递都要到乡镇来拿,要20多分钟,现在由村村通带到我们的快递柜里,扫一下码就可以取走,群众方便多了。
进村的快递件持续增长,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19%。
目前,我市正持续推进客货邮融合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计划在年底前建成1个市级物流供配中心、8个镇级网点和439个村级网点,实现客货邮融合全覆盖。
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更好地服务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统筹解决农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郑晓春 赵春朋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