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的舞蹈——福安非遗绝技“起洪楼”令人叫绝!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4-15 13:10:40



甲辰龙年“三月三” ,福安持续举办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翌日,一场畲族祭祀仪式“翻九楼” ,在城南街道莲池社区七圣宫上演,引得围观市民惊叹连连。




4月12日上午,民间艺人先是在七圣宫主殿前立“头桌” ,接着依次叠加至九张,搭成高达近十米的“洪楼”。耸入云天的“九层桌楼”,桌子间没有任何固定物,只有一些黄纸垫在桌角防滑。



“洪楼”起好后,身着宽大裙子的“师公”,徒手爬上顶端。随着三音锣敲击声、执羚号吹响,平步登九重天的巫师,竟然凌空跳起了一种名为《奶娘行罡》的巫舞。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巫师舞蹈,首先在饭甑(畲族家用器皿)和筛子搭成的小台子上进行。饭甑倒扣桌上,米筛置于甑上,人则立于其上舞蹈。接着,“师公”踢掉筛子,赤脚立于甑沿,用双足大脚趾夹住饭甑,带甑蹦跳。饭甑不时会被移动到桌子边缘,脚踩饭甑绕桌子转了一圈。每转到桌子边角,饭甑都会有小部分悬空,惊得现场观众目瞪口呆。一阵微风或者微小的动作偏差,都可能使“桌楼”晃动。在场目睹空中“翻九楼”动作的人,无不揪心为之捏一把汗。然而,身怀绝技的“师公”,却凭借娴熟的技艺,行走云端完成既定祈福仪式。



 “一朝得见九重天,乾坤玄黄天地变。”据了解,“起洪楼”起源于畲族古代祭祀、祈祷仪式,反映了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选择“挑战九重天” ,是因为“九”字在修真界中意义重大。传说天有九重,九霄就是最高的天。九霄中的“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因此, “直上九重天”, 便寓意到达最高之境。整个“起洪楼”传统绝技分祭奠仪式、垂楼、项目、上楼、祈福、下楼6大动作,是畲族人民智慧和勇敢的体现。2005年10月,以 “挑战九重天” 为主的《奶娘催罡》巫舞,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牛角号,吹出天籁之音。行罡步云端,祷告上苍,把人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文化意境。“起洪楼”,古代畲族狩猎的活化石,有“最神秘的非遗”之称。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走遍中国——世间万象》,曾经报道了畲族民间上刀山、下火海、起洪楼等民俗绝技,引起了世人关注。观看央视4套播出《挑战九重天》后,网友惊叹:非遗传承人平步云端身形捷,惊心动魄信念坚。挑战自我近极限,艺高胆大苦练显……”  


作者:郑望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