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溪补阙仰三廉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04:34:35

  福安新闻网(郑望)夏日的阳光,照在穆阳溪下游濑尾。远眺补阙祠,仿佛一座小型殿宇处于山坳一隅,四周植被茂密,风光秀丽。祠后依托东西山峰延伸的山脉苍林逶迤,矜持地向人们展示她的典雅和深邃。唐水淳二年(公元683年)八月十五日,薛令之生于长溪石矶津官宦书香之家,字君珍、号明月。薛令之勤奋读书,24岁赴京应试,一举登科,成为“开闽进士”。这是自隋大业二年(606年)开科取士整整100年来,福建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开元中,唐玄宗授他左补阙之职,并命他与贺知章同为太子李亨侍讲。唐制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在谏院任职。“掌供奉谏诤,凡朝政阙失,大则廷议,小则上封”,即规谏皇帝,纠正朝政,另有弹劾百官之权。 “托荫生枫庭,曾惊破胆人。头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节义归城下,奸雄遁海滨。纶言为草芥,臣谓国家珍。” 薛令之这首《唐明皇命吟屈轶草》诗中 “屈轶草”,又名“指佞草”、“谏草”,其就是谏官的人格象征。开元后期,“享国既久,骄心浸生”的玄宗皇帝怠政奢侈,沉迷淫乐,宠用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为宰相。史载李林甫的邸第丽甲京师,珍玩不可胜数,声妓侍姬盈房,车马豪华,衣饰讲究。而薛令之以清正守廉著世,东宫十多载,饮食清淡,成为李林甫之流的鲜明对照。后来,令之在东宫墙上题《自悼》诗:“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无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这不是一首埋怨生活窘迫的诗;时安禄山蓄谋叛乱在即,而唐玄宗还沉迷于大唐深宫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中,再不警醒皇帝,大唐危矣!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借《自悼》向唐玄宗敲起警钟。这是一首史无前例的难得的警世诗。而不久,玄宗“幸东宫,以为讽上。”遂援笔题其旁:‘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毅然“谢病东归”。薛令之在长安为官40余载,挂冠归隐离开京城时,两袖清风未曾带走一金一银。不久,唐玄宗得知令之家境贫乏,就下诏以长溪县岁赋助其家用。他却对官府给予的赋谷酌量领取,从不肯多取多占朝廷的俸禄。唐肃宗即位后,感念东宫恩德,“欲召入朝”,而令之已逝矣。皇上嘉叹令之一贯清廉,特敕封他所居的村为“廉村”,水为“廉溪”,山为“廉岭”,以表彰他的一生清廉。从此一代廉臣的声名便代代相传。他的故事,也随着他的声名,流传千古。“三廉”之美名,也被沿用至今。


  “三廉”是皇帝对令之公为人为政的定评与褒奖,也是愿望之所托。为此,后人建补阙祠弘扬令之精神,世代相传。据高岑《薛氏宗谱》记载:“补阙祠始建于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历经盛衰,至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重建,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咸丰八年(1858)重修”。堂号“富溪补阙祠”,系祀唐左补阙薛令之及历代祖先。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之中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三进两天井,前为大门、戏台,中为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的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天井的建筑组群。现存的补阙祠,坐东向西,占地面积720平方米,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沿中轴线设三进大厅,左右两厢各配两套厢房。1990年重修,并增建后厅。依次有戏台、祠厅、后厅。戏台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祠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鹊尾脊。“太子太傅”竖匾悬挂于大门正上方,清道光壬辰年(公元1892)“会魁”匾和龙陛,散发着古朴的乡野遗风,尽显庄严肃穆。令之闪烁一束耀眼的光芒,点亮青砖飞檐补阙祠的文化灯盏,历代歆享不绝。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父亲朱松涉足其中《题薛补阙故居》:“有唐进士薛补阙,官兼侍读开元末。悬知野鹿欲衔花,面向桑榆全晚节。”赞扬薛令之预知安禄山之变的政治智慧,并把他比作汉代不畏权贵、清贫自适的“商山四皓”和“独钓桐江”的严子陵;明福安知县孟充《题薛补阙祠诗》:“松桂庭台苜蓿盘,先生岂是厌清寒?牡鸡欲唱前星暗,归去廉溪且挂冠”;清福宁知府李拔来福安谒祠时,亦留下“公余谒补阙,祠水一潭清,景仰高风在,相知对月明”的诗句。

  时光荏苒,饱经历史沧桑的“富溪补阙祠”, 守住的是这份文化、这份沉淀、这份感动,被乡亲们尊为“神祠”。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几乎每年的中、高考时,远近十里八乡的学子都会被父母拉着来参拜 “太子太傅”,祈求保佑“金榜提名”功成名就,而薛令之的一世清廉也世代影响着这里的村民。 “富溪补阙祠”,是福建厦门、同安、长泰,浙江温州、苍南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三廉薛氏后裔公认的祖祠,乃薛氏子孙追溯历史、缅怀祖先、仰先祖之灵、祭先祖之魂的名标典籍。自1992年以来,金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三廉薛氏后裔络绎不绝返祖祠福拜谒先祖。1998年10月30日,金门珠山宗祠56名薛氏同胞来“富溪补阙祠”祭拜先祖,跨越海峡的祖根认同将大陆与台湾的血脉渊源连起来。台湾、金门宗亲珍爱“富溪补阙祠”,还多次捐款作为维修经费,真实体现了祖国大陆与台湾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为充实涉台文物保护工程的内容和增进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依据。“富溪补阙祠”是福建重要涉台文物,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富溪补阙祠,宛如一块璞玉,焕发着历史积淀的光芒。那掩不去的璀璨光芒依然在经年遗存里熠熠闪亮,令人神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逝去的已经逝去,留下这古祠供后世景仰者凭吊。沐着昨日的风雨,披着今日的霞光,迎接明天的彩云……富溪补阙祠,依旧在续写着经年的故事,招引人们来追寻千年风雨一书生的“令之精神”。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