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该项目是由市农垦集团建设的我市茶叶商贸流通补短板重点项目,总投资5.0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红茶数字化交易中心大楼、茶文化街区改造、公共停车场、金湖路道路改造、茶博园建设、配套市政道路及管网改造等6大板块。其中,红茶数字交易中心大楼建筑23层、高99.7米,内设商业店面、茶行、展示厅、检测中心、金融服务、数字交易中心、公共品牌宣传、茶叶融媒体中心、5G大数据平台系统及商务办公、会展酒店等功能区域,建成后可为我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本项目于2024年4月22日正式开工,已完成冲孔灌注桩417根及土方开挖16000立方。目前正在开展桩基静载试验,已完成21根,剩余9根预计在二月底完成。”福安市农垦集团项目工程部负责人陈春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土方开挖及承台基础施工,计划于2026年4月项目全面竣工。
此外,在坦洋工夫发源地社口镇坦洋村,总建筑面积5398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小微园(一期)标准化厂房已投入使用,4家茶企率先拎包入驻;坦洋红色主题客栈二期项目已完成1层至4层梁板施工,主体结构即将封顶;在福安市区北大门,彰显“坦洋工夫”茶香底蕴的茶文化街区改造如火如荼,预计今年2月可竣工。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充分展示了市农垦集团在助推我市三茶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国企担当。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农垦集团聚焦“五福新城、全家福安”远景目标,以项目建设提速助推我市城乡经济社高质量发展。目前,集团共建设1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2.9亿元。
作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市农垦集团积极立足主责主业,搭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累计融资58877笔,金额41.43亿元,流转63笔,金额2939.28万元,进一步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积极开展综合土地整治项目、创新撂荒地复垦复种“农垦+N”模式,凝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合力,稳步推进全市综合土地整治项目,促进耕地增量提效。
在穆云畲族乡翁洋村,一片170多亩的撂荒地经土地整治后重新焕发生机。“这片土地如今大变样,种植的40亩水稻田亩产800斤左右,预计每亩能带来近1800元的可观收益,剩余130亩则种植玉米、马铃薯,总收入可突破20万元。” 福安市雪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游雪山笑道。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已然成为了“希望田”。
打通复垦复种堵点,荒地也能生“金”。潭头镇潭头村,原先小、散、乱的陡坡地、田间隙地、边角地,经引水盘活后种上了水稻,2024年增收粮食5000斤;溪柄镇溪柄村,20多亩低产茶园经过耕地改造,年可增收粮食超2万斤;下白石镇下赤村,近百亩撂荒地通过兴修水利、拓宽道路、引入微耕机等措施,摇身一变丰收田。
“目前,农垦集团通过改造低产废弃果园、茶园等,2024年已累计新增耕地1113.08亩。”福安市农村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马健鑫介绍。
记者:秦红丽 郭校良(实习)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