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市作为福建省三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近年来发挥产业积淀优势,在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推动船舶电动化转型不断攀高逐新,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五一前夕,我市福宁重工为福州市两江四岸客运公司建造的新能源游船“闽都号”顺利完成交付。据了解,这是福宁重工交付的第七艘电动船舶,也是企业在拓展滨水文旅游船市场上取得的又一成果。近年来,福宁重工瞄准船舶电动化这一细分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精研和改进“以油换电”关键建造技术,努力为打造电动船舶“福建样本”积聚动能。
我们发现电动船的一些特点,比如薄板比较多、建造精度比较强,我们也在建造中慢慢改善生产条件,比如现在引进的激光切割机,这台激光切割机的功率比较大,可以切割30毫米以下的钢板,相对以前的等离子跟火焰切割机的精度,这条精度会达到0.05毫米,满足电动船的建造要求。
据介绍,福宁重工作为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电动船研制总装基地,自身技术力量雄厚,加上与上游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目前在电动船舶建造、系统集成以及联调联试等方面,已逐步形成一套高效适用的技术规范。
从第一艘船开始,我们经常加班加点,建造也存在一定的返工。在福船集团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福宁设计室,介入了设计和一定的调试经验,慢慢缩短了建造周期,之前建造一条船需要7个月的周期,现在可以压缩到6个多月。
“三电”系统是电动船舶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升级的主要着力点。成立于2003年的福建航电是我市一家船舶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企业,在察觉船舶电动化市场风向后,提早走出传统制造的“舒适圈”,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积极转型,研发替代船舶燃油系统的电池、电机、电控产品,填补本土企业在电动船舶“三电”系统生产上的空白。
作为福安本土目前唯一一家三电系统生产方,着力研究本土小型船舶电动化,从摸底用户使用需求,到深挖用户痛点,提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企业也招收了一批专门针对新能源船舶的研发人员,开发更适合沿海小型船的三电系统。
企业积极对接相关科研院所,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加大对多类型电动船舶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与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建立电动船伙伴机制,联合推动系统设计和产品研发,并和宁德鲲鹏科技共同打造智能一体化服务方案,解决海上调度、用船、充电、管理和渔民安全问题。
激活“绿”动能,逐梦“新”蓝海。我市电动船舶发展历程虽不足五年,但驶出的电动船舶却屡创第一,先后成功建造了福建省首艘电动推进货船“武夷2号”、福建省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纯电动大型高端客船“闽江会客厅”、宁德市首艘电动观光游船“东湖之星”等。去年,全市船舶修造产业规上产值达13.06亿元,同比增长8.58%,电动船舶贡献了关键增量。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政策的扶持,以及相关上下游配套的成熟,我们对未来整个产业以及市场比较看好,很有信心。
今年开年以来,随着年产10000艘12米及以下聚乙烯电动滚塑船的宁德未来船艇项目在我市开工,专业电力驱动、船舶轮缘式推进器制造商劲龙江海新动力(深圳)有限公司准备落子福安,《福安市电动船舶产业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我市在电动船舶产业链、创新链的“填空补强”上继续大动作不断。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引进国内轻量化的船体材料,还有常用的动力电池,以及推动系统等电动产业创新型的项目,结合优化提升本土的传统机电产业的技术水平,选择示范试点的企业,重点推进纯电池的动力技术在中小型近港还有江河区域的船舶的应用,全面构建电动船舶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并轨发展的势态,推动我市电动船舶在未来产业蓝海中抢占先机。
在双碳背景下,电动船舶是一个新赛道,我们也将通过产品迭代升级,为推进“电动福建”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记者:陈晓峰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