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闯富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0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郭雅明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09-04-10 05:38:34

  福安新闻网(郭雅明)陈清,上白石镇里龚坑占西坑自然村人,2006年在社口镇沙西村创办“福安市添益养殖场”,成为闽东最大的肉鸽生产基地。2007年被宁德市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团市委等8家单位联合授予“宁德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示范基地”,2008年被福安市政府评为“福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8年3月组织上白石镇占西坑村民成立“福安市占西坑农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周边群众实施生态立体养殖,目前社员有30户,从业群众300多人,预计可为当地部分群众增加3500元年收入。2008年,被评为“福安市首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

生态养殖肉鸽闯出一条富路

  2006年,陈清放下自己在城里的工作,抱着“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信念,
和朋友一起在社口镇沙西村创办“福安市添益养殖场”。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养殖技术、生产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困难,陈青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不仅要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还必须掌握科学技术。”2007年,陈清经人介绍聘请了省农科院江斌教授为养殖场的技术顾问,不断向他请教学习养殖场的管理和养殖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管理经验,陈青先后到龙岩、广西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学习了养殖技术后,陈清在自己的养殖场开展人工灌养技术试验,以提高种鸽产量和出栏数量。还运用(日本引进的)EM生物技术、沼气技术、生态循环技术、人工组装技术和产品深加工技术,制定了一套以养殖、种植、沼气等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增值的企业管理运作经营模式。做到饲料、肥料自己生产,废料循环处理的环保养殖,实现循环增值,使效益达到普通种养场的5-7倍,提高企业竞争力。
  目前,养殖场占地面积30亩,养殖场以养殖肉鸽为主。现存栏种鸽2.3万对,幼鸽1.5只,日产乳鸽600多只,日出栏肉鸽600多只,保持6万只存栏。养殖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闽东最大的肉鸽生产基地。2007年被宁德市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团市委等8家单位联合授予“宁德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示范基地”,2008年被福安市政府评为“福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生态循环养殖带富乡亲

  摸索出一套生态养殖技术的陈清,决心回到贫困的家乡上白石镇里龚坑占西坑自然村,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增加乡亲的收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占西坑村是上白石镇一个非常贫困的自然村,隶属坪庄、里垄坑两行政村,生产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村民辛勤耕作于山间田里,过着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年下来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有时遇到天公作美,李子、柿子等农产品有个好收成,由于不通公路运不出去,请人来挑又不合算,也只能烂在田里,要想脱贫致富更是无从谈起。2008年3月,在福安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陈青在上白石镇占西坑村成立“福安市占西坑农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建立养殖基地作为实体,实施生态立体养殖,利用山地、竹林放养鸡,?河里养鸭,坚持投喂稻谷。同时,利用荒山闲地种草养兔、利用动物肥料种植玉米,用玉米养鸽子,玉米秸秆养羊,运用生物技术发酵酒糟、豆渣等废料,实现生态循环养殖。
   利用荒山闲地种草养兔、利用动物肥料种植玉米,再用玉米养鸽子,玉米的秸秆来养羊,并运用生物技术发酵酒糟、豆渣等废料转化饲料,实现生态循环养殖……?生态循环养殖,不仅环保,还可使养殖成本下降30%到50%,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如稻田生态养鸭,直接在稻田里放养肉鸭,水稻生长过程不打虫,不施农药,鸭子的粪便下田当肥料。目前,合作社已累计投入350万元,主要用于生态肉鸭、生物兔、肉羊和生物饲料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期养殖的投入。合作社种植牧草20多亩,玉米7亩,稻谷10多亩,各种养殖动物存栏6000多头,已取得初步效益。合作社已吸引周边群众参与,目前社员有30户,从业群众300多人,预计今年可为入社农户每户增加收入3500元以上。?

帮助返乡民工养殖创业走“富路”

  受“金融风暴” 影响,福安市有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又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又不愿在家务农,出现了“创业难、就业难、致富更难” 的“三难” 现象。为帮助返乡民工走出一条“富路”,陈清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请教专家,制定了“以帮助创业,带动就业” 的合作社发展新模式。
  “以帮助创业,带动就业” 的合作社发展新模式中规定,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工,只要有养殖致富的想法,可以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加入合作社,并自觉遵守合作社的章程,维护合作社的品牌与市场。合作社无偿为社员们提供技术培训,社员们学成后合作社鼓励社员返乡创业,合作社安排专人上门帮忙作项目规划,创业过程由合作社全程辅导,统一技术,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饲料,统一收购,通过社员的成功创业,带动周边的农民工就业。目前,合作社在各乡镇组建生态养殖基地,建立了规范化的饲料加工厂,有了自己的产品专卖店,培养了自己的产品经纪人及生产技术员,实现了产、供、销体系,社员分布上白石、社口、穆阳、溪柄、溪潭、下白石等地。实施帮扶计划以来已帮社员建立了4个规模化生态肉鸭场,2个规模化猪场,2个肉鸽场,2个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带动养殖户76户,从业人口480多人,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郭雅明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