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来源:福建日报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建日报发布时间:2012-05-02 16:23:23
  “四下基层”,源于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宁德的探索和实践。历经20多年,从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逐渐延伸为“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很好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变作风、为民办事,取得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成果。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亲切看望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代表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提倡接访群众、下访群众,积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认真细致做群众工作,主动融入群众“接地气”,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对话的方式做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对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推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下基层接待信访、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接地气’、‘交朋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今年新春伊始,省委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并进一步决定,从今年4月起,每月的第一周定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的“无会周”。   从闽东到闽南、再到闽北,省委书记孙春兰和群众在一起,拉家常,话发展,要求全省各级干部面对面了解群众冷暖、心贴心倾听群众诉求,在信访接待中要带着感情和责任,要研究如何依法依规尽快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切实把接待来访的过程变成团结群众、凝聚民心、提高工作水平、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   省长苏树林在龙岩、福州下基层调研中,要求认真做好接访、下访和处理积访工作,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耐心做好化解疏导工作。   省领导率先垂范,全省20万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体察民情,用心排解民忧,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3.2万个,化解矛盾纠纷2.6万个,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群众48.4万人次。   宁德市于3月份率先实行“无会周”,四套班子29名领导干部组成10个调研督查组,深入乡镇村居和企业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这是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最深切的感受。    沉下身心,   畅通民意渠道致力为民解忧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宁德已坚持了20多年。   1988年12月20日,霞浦县委党校里人来人往,宁德地区主官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这里举行。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及地直有关部门领导,同霞浦县领导一起接待来访群众。   霞浦县公交公司职工舒穗英当天来到接待现场。由于某单位在其房屋旁边的河边建房,导致河道淤积,遇到下大雨,河水就漫进舒穗英及周围群众的屋里。为此,舒穗英要求该单位负责清理河道,并赔偿经济损失。地委领导详细了解情况后表示:“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应该替平民百姓作主。”随后,地、县领导一起到舒穗英家察看,并提出处理意见。不久,有关部门赔偿了舒穗英,同时拨款清理了河道。当地群众说,河道疏通了,我们和党的感情也沟通了。   这次接待日,地、县两级领导同102名上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得到当面答复解决,其余的限定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参加地、县领导联合接待日活动后,习近平对这项活动提出要求:“领导下访接待日活动很重要,很有意义,各县要尽早把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起来。”   “当时,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加之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信访量逐渐增多。”宁德市老干部李金煊回忆说。   宁德地委、行署把严峻的信访形势,看作是对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考验,很快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巡回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规定由地委委员和副专员轮流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县(市)和当地党政领导一起接待群众来访。   由此,闽东的老百姓又添了一个新节日,这就是全地区9县(市)定于每月20日的地、县、乡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各级干部称之为“服务日”、“公仆日”,而有的群众管它叫做“连心节”。重在落实、取信于民,正是宁德地区三级领导接访日的突出之处。 [1] [2] 下一页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