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在全国率先破解小型电动船舶入籍登记检验难题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12-09 21:31:00

我市辖区内水域乡镇船舶众多,为实现乡镇船舶绿色升级换代,我市制定印发了《12米以下近港作业新能源船舶技术参考指南》等,在全国率先破解小型电动渔业辅助船入籍登记检验难题。


12月8日,在下白石镇宁海村近岸海域,一艘标注“闽福安渔养”字样的小型电动渔业养殖船正在往返运输饵料。这是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为我市龙须菜养殖量身打造的一款以锂电新能源为动力,采用轻量化铝合金作为船身材质的渔业辅助船。

“我们这边养殖龙须菜比较多,所以它的钢舷比较低,压载多,可以运载十吨,是根据续航高的特点设计的,船底的密闭水箱里用了四组电池,有的甚至八组。”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梁告诉记者,这个“养”字头编号电动船是全国首例,现已生产了九艘。

目前,该系列电动渔辅船已通过中国船级社(CCS)和上级海洋渔业、交通运输部门认可,获得《沿海小船检验证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成为国内首批纳入中国渔政指挥系统管理的小型电动船舶,改变了以往12米以下近港作业船舶无法入籍的局面。

我市是全省四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建设“电动福建”总体部署要求,先后印发实施《“电动福安”船舶发展规划》《福安市开展12米以下近港作业新能源船舶规范化先行先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同时,与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签订新能源船舶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区域生产、销售、使用电动船提供全方位服务,推进乡镇船舶实施新能源替换,在全国首创小型电动渔业辅助船舶持证管理模式。

“目前,对于新能源的近港12米以下船舶,我们福安市已经率先破解了从入籍、登记、检验、保险这一系列的问题。”市船舶产业(电动船舶)专班办公室主任、市海渔局党组书记罗永华表示,后续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电动船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保险理赔机制等,采取“减一”,即通过安全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船舶进行淘汰;“增一”,即增加新能源船舶替代传统柴油动力船舶,逐步实现全域内乡镇船舶渐进式更新换代,以降低海洋碳排放,引领渔业绿色发展。


记者:吴景华 郑晓春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