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家拳:步稳势烈 享誉武林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2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10-08-12 00:37:48


“对杖”技艺传授。

钟团玉表演畲家拳“二指摸珠”。

畲家拳空手对打。

  宁德网消息 (记者 苏晓洁) 这是个武风荡荡的小畲村。畲族人崇尚习武,相传泉州南少林和尚铁珠在这里隐居,并将少林真功夫传授给当地畲民。南少林拳与畲家古老的盘瓠功夫融合,演化形成如今的实战技巧强、健身价值高并独具风格的畲族传统武术。

  在金斗洋村,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12岁左右的孩童,只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习武的,绝大多数男性都会打畲家拳。每到夕垂日落、夜幕降临,这个六七百人的小村庄,家家户户都可以听到练拳、对棍的习武声。如今,甚至有外国友人慕名而来,了解和学习畲家拳。这里就是被誉为“武术之乡”的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

  近代畲家拳 南少林武僧曾指点?

  说起这畲家拳的渊源,还有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相传清雍正年间,少林志士四起,酝酿反清复明大计,他们胸怀“蛰伏待日施冷眼,终须有日可亡清”之志,隐匿在据称是反清复明秘密基地的南少林寺。

  清朝廷得知后,派兵焚毁南少林寺,肆意杀戮寺僧,幸存的铁珠、铁鞋、铁柄、铁板等少林武僧星散逃难。铁珠流落民间,几经辗转后,只身逃到这个名为金斗洋的畲族村。善良、豪爽、仗义的村民见铁珠蓬头垢面、疲惫不堪,十分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热情地收留了他。于是铁珠换姓为潘,在此隐居下来。

  然而,铁珠反清复明之心不死,发誓要为死难的师父和师兄弟们报仇。他仿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举,把雍正皇帝对少林寺僧的“天下英雄为第一,独吞少林四家僧”蔑视之词挂在墙上,每天面壁思仇,激励自己刻苦练功。

  铁珠不分白天黑夜苦练不掇,困了就睡在一张窄小的木凳上,刚一苏醒便一轱辘起来继续练功。他头戴百余斤的石帽,身穿数十斤的沙衣,打树桩、练铁砂掌、抓石豆腐等少林功夫无所不习。房前屋后和树木、青竹,经他的拳打掌击、脚踢头顶,枯了一片又一片。寒来暑往,三年后,铁珠的功夫大有长进,练成了“铁头、铁身、铁臂、铁掌、铁指”的少林真功夫。

  畲族是个尚武的民族。铁珠看到村里的畲民们平日里十分喜爱舞刀弄枪,就把他们组织起来教习武功,准备积蓄力量,推翻满清王朝。此后,铁珠开馆授徒,由于世代畲民流传的好武之风,很快在畲族聚居的金斗洋村掀起了练武热潮。

  村里不少畲族青年已练就一身祖上传下来的盘瓠功夫,又得到铁珠悉心指教,这使他们武艺精进、如虎添翼。数年后,铁珠病逝,徒弟们为继承师傅的遗志,广收门徒教习武功,并逐步将盘瓠功夫和少林武功融于一炉,演化出实战技巧强、健身价值高并独具风格的畲族传统武术。

  尽管传说故事虚实难辨,可畲家拳与泉州南少林拳相似性确是毋庸置疑的。厦门大学教授郭志超在《畲家拳与泉州南少林的渊源关系初探》一文中写道,金斗洋畲拳有“三战”、“四门”、“七大步”等十几个拳术套路。而泉州南少林拳亦以“三战”这一套路作为入门基础,金斗洋的“四门”与南少林的“二十”相似等等,皆说明金斗洋的拳术风格与泉州南少林极其接近。

[1] [2] [3] [4] 下一页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