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陈玉章老人在记录葡萄园温度,选育葡萄新品种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为村里最早种植葡萄的果农,陈玉章成为了村民眼里的技术专家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 文/图)初秋,徜徉在福安市“葡萄专业村”——赛岐镇象环村,绵延千亩的巨峰葡萄郁郁葱葱、果香飘逸。从20多年前巨峰葡萄落户该村,至今已成为当地乃至福安当家农业产业之一,4万多亩种植面积,5万多吨年产量,2.5万户农民从事葡萄生产,15万人从中受益,福安赢得了“南国葡萄之乡”的美誉。而这红火产业的背后,象环村葡萄协会会长、果农陈玉章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
从最初的引种葡萄,改写这一北方水果“安家”南方的历史,到发展壮大成为地方一大特色农业产业,到如今选育葡萄良种,谋求产业升级换代,陈玉章与葡萄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闽东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位“探路者”。
引种:非议声中的坚守
68岁的陈玉章当过民办教师、做过农民、跑过运输,而最终选择葡萄,当一名地道的果农,还得从20多年前的山东烟台之旅说起。
当时的陈玉章还在跑运输,因为车子是山东烟台产的,更换一新零部件需跑到当地去购买。那一年,陈玉章又来到了烟台,连绵起伏的葡萄园让他领略着烟台“葡萄酒之乡”的风采,一串串可口的葡萄更是甜入心脾。捎带些回家乡,给亲人品尝,可一个行程就是一周,葡萄早已面目全非。“要是福安也能种上葡萄那就好了。”陈玉章遗憾不已,在与当地果农的闲侃中他还得知,葡萄一斤能卖两元多,一亩可收4000多斤,而当时种粮食100斤也才20元钱。良好的经济效益让他怦然心动:福建还没种上葡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回乡种葡萄!
一番打探,陈玉章获悉省农科院地热所、福州秀山华侨农场有培育葡萄苗木。向亲友借了2000元,再从银行贷了2000元,1983、1984两年间,陈玉章兴致勃勃地从两地引进了北醇、京早晶、巨峰、衣豆锦等20多个品种的葡萄苗木2000多株,和三位村民合股承包村里的15亩土地,试种上12亩葡萄。
可初次尝试,便引来了村里一片非议。“这东西一串能长很多果,会争人气的,村里会人丁不兴旺的!”、“葡萄会引鬼的。”、“一斤两块多,谁吃?”……指责声、迷信声、质疑声,风言风语袭卷而来,就连亲友们也一片倒戈声,陈玉章如坐针毡。
“可既然引进来了,就不能轻易撒手。”一番思量,他便将葡萄移种到远离村子的公路旁,小心翼翼地继续着他的“葡萄梦”。
发展:探索路上的执着
当时的葡萄种植在福安乃至整个闽东,都是个“稀罕物”,栽培技术、相关农药更是空白。陈玉章的“种植经”全靠一本介绍邻省种植经验的《南方葡萄栽培技术》,按图索骥修枝、剪叶、疏果、配制农药,他和农友们摸着石子过河,一路艰难前行。
第一年,梅雨季节多,结出的葡萄成熟不一、发病厉害,白的白,酸的酸,“整个都是病果”,12亩葡萄园一共才收了约2000斤果。当年底,他便借了一万元,搭起了葡萄架子。
第二年,收了4000多斤,村外来的收购果贩稀稀拉拉地挑拣着,1斤卖到了2元左右。可投放福安市场,人们怎么也不信这是本地产的葡萄,还以为是新疆运来的。
第三年,1亩葡萄就收了2000斤左右,村里一片哗然。看到增收甜头的村民纷至沓来,一年间就有40多户村民也种上了葡萄。当年在福州举办的葡萄病虫害防治研讨会,陈玉章盛邀赴会。而在会上结识的国内葡萄权威、郑州果树所专家余旦华,更是成为了陈玉章葡萄发展路上的良师益友。每每遇到栽培中难题,陈玉章都会写信向他讨教、指点迷经。
反复试种中,巨峰葡萄以其果品好、高产、稳产、抗病力强、比较容易管理等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村里种植的主打品种。此后,象环村葡萄种植大兴,而以象环为中心,采取边示范、边推广的办法,群众就近购苗、就近观摩取经,学习栽培技术,以每年新植面积500至600亩的速度,逐步扩大栽培面积,巨峰葡萄登上了福安农民增收的大舞台。
如今的象环村,家家户户都有葡萄园,个个都是栽培能手。村民们更是依靠葡萄盖上了新房,步入了新生活,写下了葡萄发展翻天覆地的浓重一笔。
创新:喝彩声里的征程 巨峰葡萄产业红红火火,果农增产增收,各地掌声四起。但福安并没有满足于此,已是村里的葡萄协会会长的陈玉章也没有就此停步。产业喝彩声中,他们又踏上了发展创新的征程。 南方雨水充沛、台风频繁,露天栽培的巨峰葡萄备受威胁。在福安农业部门的倡导下,2006年陈玉章成为了村里以及全市首批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发展巨峰葡萄的“探路者”。搭起大棚,葡萄住进“安居房”,大雨淋不着、骄阳灼不伤,不仅明显减少了葡萄病害的发生、蔓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出的无公害葡萄果质优良,每亩收入是露天栽培的两倍。首试大获成功,村民们马首是瞻,用毛竹、钢管等材料也纷纷建起葡萄大棚。至目前福安已发展避雨栽培1000亩,今年该市财政还专门拿出120万元推广这项实用科技。 随着周边区域、南方省市葡萄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村葡萄协会会长的陈玉章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危机和挑战。“巨峰是村里以及福安全市葡萄产业的主要品种,种植比重极高,尽管目前还是个好品种,但也存在许多劣势,如采收后掉果严重、成熟期糖分多易引发病害等。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是该选育一些更好的良种来更新换代了。”2000年伊始,陈玉章就开始了他的葡萄良种选育试种。当年正值巨峰葡萄发展的旺季,他毅然推掉了两亩巨峰葡萄,办起了选育园,种下了京亚、峰后、蜜枝、巨峰芽变等新品种。可由于多雨气候等种种原因,选育园功亏一篑。心有不甘的他,随后又筛选了一些苗木移植进其他葡萄园,继续着他的试种。 “这些葡萄品种与巨峰相比,各有优劣,试种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可葡萄都要有个更新,我一定要选出个比巨峰更好的新品种来!”这位被“葡萄岁月”晒得黝黑的老人,话语依旧执着而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