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委、市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责任到人、帮扶到户,乡村振兴指导员、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下沉扶贫一线,建强基层党支部,凝聚起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的强大向心力,探索走出“支部+”“造血”式扶贫新路子。穆云畲族乡6个产业薄弱村联合挂钩单位(企业)、产业合作协会、金融服务机构和薄弱村党组织,组建了“产业党建联盟”,有力推动全乡产业布局优化和农产品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市场营销等问题,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引导船民有序搬迁,下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三带”作用,即带头主动搬迁上岸、带领挂钩户搬迁、带动观望等待群众搬迁。49名党员率先在水产养殖、海运等领域掀起创业热潮,通过与村民共享信息、技术、资源等,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富。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岐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97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22814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每年63万元,彻底告别了“海上漂”,走上了“致富路”。
产业先行
2002年以来,福安市共组织开展五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活动,全市列入省、宁德市和福安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41个,其中省级重点村39个、宁德市级17个、福安市级185个,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5亿多元,累计帮扶项目1365个,广大农村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和独特魅力。
造福安居
围绕“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组织实施整村搬迁造福工程和“船民安居工程”,全市共下达各类造福工程专项补助资金2.05亿元,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 14545户74720人,搬迁少数民族、老区、偏远自然村555个,新建房屋14545幢59925间面积94.54万平方米,建设扶贫新村156个。全市共搬迁船民1889户8810人,新建船民新居1593幢6777间,建筑面积达10.6万平方米,集中安置1851户8633人,占船民建房户的98%。
精准脱贫
近15年来,全市共争取国家、省、宁德市级扶贫资金4.54亿元,市本级财政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5.15亿元,实现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全市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0.45万人到2018年底已全部实现脱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9686人全部脱贫,79个贫困村实现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近1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 %左右,2019年达到18514元,位居宁德市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完成。福安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溪邳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打赢脱贫攻坚战,福安在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探索更多“福安路径”。老挝国家领导人本扬等六个国家元首及重要领导人赴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下岐村考察学习脱贫攻坚模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慰问演出走进福安,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福安厚生惠民的造福之路越走越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新时代,新征程,福安市委、市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安篇章,努力实现“全家福安”的美好愿景!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