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家福安”富春诗会采风活动走进福安廉村、坦洋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3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3-23 11:43:39

为庆祝“世界诗歌日”来临,3月22日,首届福建“全家福安”富春诗会采风活动走进福安市溪潭镇廉村、社口镇坦洋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林秀美,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钟红英,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德市文联主席叶玉琳以及胡弦、龚学敏、雷平阳、汤养宗、耿占春等省内外著名诗人、评论家代表、专家学者一起,实地感受闽东廉文化与茶文化的千年文脉,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化传承路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华健参加活动。
在“中国廉文化第一村”——溪潭镇廉村,诗人们先后参观古祠堂、四要馆等地,漫步于古巷石径与廉溪水畔,驻足于斑驳的唐宋诗墙前,沉浸于千年文脉的博大精深,聆听薛令之为官清廉的历史典故,了解我市“廉”文化的浓厚底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廉村依托薛令之清廉精神,融合古建筑群,打造“山水涤心、古村尚廉”的文旅品牌,成为全国廉洁文化的传承示范地。《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感叹:“作为一名诗人,在世界诗歌日这样的时间点来到福安,感受千年古城飘荡的福气和因诗生发的万千芬芳,有一种何其幸哉的情感油然而生,来到廉村感受到廉政文化具有感召和引领的力量。”
当采风队伍抵达远近闻名的茶乡社口镇坦洋村,绵延的生态茶园与修缮一新的炮楼古厝相映成趣。诗人一行先后参观坦洋茶场、横楼、“四进坦洋”陈列馆等地,进一步了解坦洋工夫发展历程,感受我市“坦洋工夫”茶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并一同探讨、交流有关茶文化诗歌创作的灵感与启发。坦洋村拥有600余年种茶历史,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时的农村党建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曾“四进坦洋”推动摆脱贫困和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汤养宗表示:“坦洋工夫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种茶,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到坦洋村这个产茶的本地,可以说坦洋工夫在我心目中美好的感觉一下子又放大了,就找到了令我心旷神怡的那种真正的源头,作为一个诗人,这也是某种精神上的一种契合,我想这可能会在我以后的诗句当中留下来。”当天下午,还开展了诗歌交流会。雷平阳、汤养宗等与会诗人依次发言交流,就“Ai时代: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意义——新时代福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各抒己见,助推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与发扬。
林秀美表示,文学创作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灵魂的表达,是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生命之歌。在AI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珍视人类创作的独特性,坚守文学的灵魂,让文学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其不可替代的魅力。活动期间同步开展诗歌进校园、“全家福安·艺起唱”福安平讲戏活动。耿占春教授来到福安一中为学子们带来“在生活中发现诗歌”的专题讲座,国家级非遗福安平讲戏传承人在舞台上演绎《马匹卜驳妻》等经典剧目,让传统文化在诗歌节拍中焕发新生机。当千年诗墙遇见现代诗行,当茶香浸润平讲戏韵,这便是新时代闽东故事的生动注脚。此次采风通过“诗歌+廉政教育+茶文化”的创新融合,不仅彰显了福安“福、畲、茶、古、廉、红”的文化IP矩阵,更探索出一条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首届‘全家福安’富春诗会圆满举办,我们以诗会友,以茶传情,期待白云有约,年年相会。”福安市文联主席刘柳云表示。
实习记者:钟艺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