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消息(刘希华)福安赛岐镇地处福建第三大内河的赛江之滨,是福建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这里具有水陆交通地理优势,船舶修造业、食品加工业、巨峰葡萄以及商贸流通等产业在省内外赫赫有名。如今,推动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使这个城镇宜居综合体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赛岐小城镇总体规划,以及福安“一市三区六组团”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赛岐小城镇作为福安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先行区,福安市把赛岐镇、甘棠镇、福安济经开发区“两镇一区”纳入小城镇范围,明确以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滨海宜居工贸新区功能定位,按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即至2030年规划人口25万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规划人口18万人、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将赛江两岸融为一体,着力打造宜居滨海新区的样板区。
改善城镇环境 完善城市功能
当地党委、政府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合理布局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区,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要求,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沿南北向穿越两镇一区全长十公里的104国道,是现有城镇的主干道,也是规划城市主干道,赛岐小城镇建设紧紧盯住这条城市发展动脉,把整治升级这条主干道作为改善宜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综合体的重中之重项目,加大道路沿线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力度,全面实施道路拓宽、白改黑、管线下地、沿街立面装修、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工程,加强城管、商铺广告招牌和环卫整治。目前,道路改造工程已经完成3.5公里,第二期启动实施改造5公里,明年确保完成全线十公里改造建设。切实改善宜居环境,将留给小城镇一道道靓丽的景观,城镇居民无不拍手称赞。
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赛岐小城镇放眼长远,在北部片区征地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赛江东岸中部、西岸南部分别布局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达到4.1亿元。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对提高赛岐小城镇的城市品位和改善宜居环境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外,赛岐小城镇还积极推进一大批民生工程的建设,罗江水厂续建工程加紧厂区扩建和管道施工,市医院扩建工程、罗江中学新校区教学楼工程都已经封顶,梨园场造福工程、保障性住房都已经动工建设,金钟山景观工程、镇区绿地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建设和完善中。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
大规模打造宜居城市综合体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效应,也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目前,除了北部新区城市综合体建设外,占地一万亩的长江高新园区建设也已经擂响开发建设的战鼓,设立开发建设架构、完成详细规划方案、全面启动征地工作;赛江西岸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甘棠工贸区都在加紧建设中,部份项目先后投产;一些商住楼建设加紧进度,绿缘商厦已进入上部主体工程施工,赛江世纪新城、洋桥租赁房都已经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赛岐农业面对海西高效农业、对台农业的强劲吸引力,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海峡两岸葡萄产业基地在赛江两岸应运而生,坦洋工夫茶叶基地、苏阳杨梅基地等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发挥联动效应,农村经济联合体全面得到质的转变,全镇水果面积突破150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0亩,农业实体经济也推动着城镇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个宜居宜业的新赛岐正在海峡西岸的赛江大地悄然崛起。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