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欲滴的山川,
泥泞温湿的小路,
叽喳空灵的鸟语,
扑面而来的清风……
岁月就这样,
带我们又来到了一年清明。
睹物思人,抚今追昔,
相聚和别离的命题,
在今天再次开启。
渺渺青烟,无尽思念,
落英款款,一如当年。
纯白的桐花迎风开放,
花开花谢、几许年华。
万物向阳而生,
喜阴的田鼠回到洞中。
七彩霓虹架桥,
定格时光最美瞬间。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节选
人言落日即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清明这一霎细雨,
更能引起人们对家的思念,
历经沧桑的人生,
最眷恋的还是出发的地方。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节选
枕在花瓣上的美梦,
被叽喳的黄莺吵醒,
幸而面前还有满目芳菲。
你看,
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和花瓣,
投来缤纷的光轨,
不正是刚才梦中所见?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节选
故乡、故人、故事,
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跃然于我们的眼前,
历历在目。
而清明,
给了相思最郑重的仪式感。
我们怀念故人,
也是追思如歌的岁月,
记录成长的足迹,
因为成长,
难免要学会告别。
清明时节,
折柳、戴柳、插柳等习俗,
寄托了相思;
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蕴藏着生机。
人们祭奠过去,
也催护新生。
清明时节,
气候不稳定,
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饮食上,
建议多食用新鲜
瓜果蔬菜、豆制品等。
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清明是一碗茶,
浓郁了人间相聚的欢愉,
相思的清苦。
清明是一本书,
交织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平淡与起伏。
在繁忙的日子里,
停歇一下脚步吧,
看看天空,念念过往,
思考一下来去归处。
行人折柳寄相思,
又见春风换故枝。
我们每个人,
都在得到和失去的选择中
不断成长。
不管风急浪高,
无论繁花似锦,
生活终究会归于平静,
一份平常心,
也是清明蕴藏的秘密。
慎终追远,
平静、美好的生活,
是先辈们滴汗入土,
勤勤恳恳开拓出来的;
是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
冲锋陷阵用命拼出来的。
祭奠祖先、缅怀英烈,
是感恩的仪式,
是中华儿女间,
维系血脉亲情的纽带。
不忘先祖、不负先烈,
绵延不息的爱与牵挂,
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存。
????文字 | 新华社、科普中国
????图片 | 百度图库
????视频 | 中国天气网
✨设计 | FJTL编辑部
转自:福建科普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今日福安》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