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西南宁市民周小怡发现,刚做两天的美甲“发霉”了——透过厚厚的淡粉色延长甲片,可以清晰看到指甲上长出黝黑的霉菌。就医后医生告诉她,这是因为甲片与指甲贴合不紧,水分进入缝隙滋生了霉菌。
在一些医院皮肤科,类似的患者并不鲜见。“我们科每天开设七八个门诊诊室,每个诊室日均至少有一两个患者因为美甲出现问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单百卉说,她遇到过指甲变绿的、变灰的、发炎的、分层的,甚至还有指甲整个掀翻的,“还有不少青少年患者”。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美甲变毁甲”“美甲后出现问题”等话题浏览量超千万次,上万人参与讨论。除了指甲发霉、变绿,指甲红肿、变脆、泛血丝等也是常见的讨论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美甲变毁甲等问题的背后,是美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近些年美甲相关企业大量出现,鱼龙混杂。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中国美甲市场规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5%持续扩张,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美甲相关企业目前超过220万家,约三分之一成立于近三年。
业内人士透露,美甲市场火热,但行业门槛较低,一些“美甲工作室”没有经营许可,藏身于居民楼间,甚至一个人、一个筐就能上门服务。
近期,记者在多地实地探访发现,不少美甲店的产品设备、卫生环境、操作流程等隐患重重。
记者在一家美甲店看到,各式甲油胶琳琅满目。美甲师表示,这些甲油胶都是厂家直供,市场上买不到。记者提出想要看一下产品合格证,美甲师说,产品是老板拿来的,“我们只负责用,不知道合格证在哪里。”
前不久,上海市消保委对43款美甲产品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有几款油性指甲油和甲油胶中测出了一定含量的甲苯、乙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含闪粉和亮片的指甲油被检出多种重金属元素,深红色指甲油中铬或镍的检出浓度较高。
商务部2007年发布的美容美发行业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美甲服务应备有皮肤病顾客的专用工具箱,美甲工具应采用紫外线消毒,做到一客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用品。
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多家美甲店发现,不论是繁华商圈高大上的独立门店,还是农贸市场内的美甲作坊,美甲用品混用现象都较为普遍。
记者周末到店体验时看到,繁忙时段,多名美甲师混用美甲工具,“你剪完我用,你磨完我磨”,最多用湿巾擦一下,鲜有消毒工序。当记者询问这些工具是否需要“一客一消”时,一名美甲师说:“请您放心,闭店之后我们都会认真消毒的。”
消费者美甲后出现指甲问题。(受访对象供图)
记者在多家美甲店体验时发现,有的美甲师去死皮、打磨指甲手法粗暴。在一家美甲店,美甲师一轮操作下来,记者的指甲仿佛“脱了一层皮”,有几处在修剪死皮后出血,还隐隐作痛。
来源:新华网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